脑梗塞、大骨节病治疗方法与用药分析

来源 :2016年全国瑶医药发展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ngthandh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瑶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华瑶医药服务于生活居住在五岭山脉中的瑶族人民,组方用药具有明显的特点。治疗脑梗死方具有活血化瘀、熄风止痉、通络散结等,该方集多种作用于一方,适合于各种病因引发的脑梗死,尤其是痉挛严重者,还降低了医生辨证难度。治疗糖尿病,按病程选方,初期选用处方一糖尿病初期方,滋阴清热,配合饮食管理与食疗。中后期选用处方一糖尿病中后期方,滋阴助阳,益气健脾,激活人机能,加强新陈代谢,降低血糖。若兼有瘀血与心神不宁,改用处方二。大骨节病为少见的地方病,湿热伤经型大骨节病选用处方一;湿热伤经疼痛较重者,选用处方二:寒邪客络型大骨节病选用处方三。
其他文献
在萌渚岭、都庞岭范围所属的瑶民族聚居区,巫教占据了瑶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位置,以茅山、正一、上清、梅山为主的道教则成为了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的主导。但无论是巫教还是道教,它们从来都没有以完全相互独立的形态存在过,而是在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各自以碎片的形式互相掺杂、互相糅合而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宗教文化复合体。由不同体系的宗教文化所孕育和影响所形成的瑶医药,也在这个独特文化的漫长薰陶下逐渐嬗变并定型成为“巫—道
宗教信仰是瑶族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瑶族宗教生活不仅体现了瑶族追根索源、族群认同、祈求福祉、求还心愿的宗教文化,还体现着瑶族医学文化符号,与瑶医药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宗教意识形态方面对瑶族医药作一论述。普遍盛行于瑶族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鬼神信仰、符咒之术,在瑶族的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为瑶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瑶族社会的“鬼神”、“符咒”等,看到了其基于自然崇拜、多神崇拜
由于历史上长期流离颠沛的辗转迁徏和艰苦卓绝的生存与生活环境,身居险峻封闭、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的瑶胞们非常注意和重视疾病的预防,传承和保留了众多独特而浓郁的养生祛疫、强身健体的民间习俗,其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涵盖了生产、生活、人际交往、行为仪规、祭祀节庆等等诸多领域、众多环节,鲜明地体现了天、地、人、神相融相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与特色。“平时不补,病了受苦”、“小洞不补,烂大一尺五”,瑶胞们养
对疾病的诊断,瑶胞们常用问(何时、何地、何因患病,病的表现及进展、变化等等)、看(病情程度及其反映在体表的状况等等)、摸(了解病变部位、性质、程度及其与邻近脏器、组织有否牵连和受损情况等等)、听(病人声息及患处声响有否异常)、闻(患者有否异常气味并判断与病情的关系)、照(通过特殊光照检查某些隐晦不显的疾病,如麻、花、痘、毒等等)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局部或全身进行检查,医、患之间无论男、女皆无性别、年龄
瑶药中,有的以形取名,有的以用药时间,地点、部位取名,如:瑶婆风,因为瑶族人民把它用来治月子风,沐浴用为多,所以把它叫瑶婆风;辣椒风,因为它的叶子正面看像辣椒而得名;蚂蝗七是它的根茎形像蚂蝗等。瑶族人民采挖药材也很有讲究,进山要择日,要祭拜,挖药要留根,对数量少、稀缺药材要采二留一或边挖边种;有的药要站着挖,有的要蹲着挖,有的要用红线捆着挖。如挖“搜山虎”一药,如站着挖能催吐,掐去药龙头、向上勒去
瑶族药浴的原理是借水的温度、水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治疗效能。当利用热药浴在皮肤或患处烫洗时,由于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各处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及淋巴系统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药液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稍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历代深居山岭的恭城瑶族先民,在长期与生存环境及疾病斗争的历史长河中,在生活和劳动的实践中,在繁衍后代、呵护生命过程中,逐渐摸索和总结了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浸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一部分作为传统习俗流传下来,对恭城以瑶民为主的各个民族百姓的养生保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又一重要原因。作者介绍了瑶药的药浴与熏洗、瑶药鲜品的应用以及瑶药外用药膏的制作和使用,阐述了瑶族药酒保健、饮茶保健、药
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传统文化的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瑶族人民对医药的认识过程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从迷信鬼神开始,到医药鬼神共存(即巫医结合),进而到医药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虽然在实用经验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瑶医对疾病的认识都比较笼统,对疾病的类别区分并不清晰,甚至用某一名称指代所有疾病,但对于一些具有地域特点的特殊疾病逐步具有了准确的认识。
通过多年来对恭城县域瑶族医药的调查及采访,对民间瑶医药防病治疗的一些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瑶药的熏洗疗法、瑶医的熏蒸疗法、瑶药灸法、瑶药竹罐疗法等,这些诊疗方法简便、价廉、安全、易于学习推广,在疾病的治疗、预防保健方面也有很好效果。
针对近年来壮瑶医药发展空间不断萎缩,民族医药的发掘与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今年7~8月,农工党来宾市总支部到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考察的方式,调研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情况,阐明设置广西民族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是民族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破解民族医药专业人才匮乏难题的需要,是传承和弘扬民族医药文化的需要,为推动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建议抓住发展机遇,用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