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与预测分析

来源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贵阳地区8个台站1965-2004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贵阳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并利用ARMA模型研究了该地区的雷暴日数序列结构,建立了拟合模型AR(2)井进行了短期预测.结果显示:贵阳地区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平均的气候倾向率为2.7d/10a;夏季雷暴发生最为频繁,夏季雷暴日数占全年总数的50.68%;雷暴日数月分布呈单峰型,主要集中在4-8月份发生:贵阳地区初、终雷暴日年际间差异大,贵阳地区雷暴初终间平均跨度为250.6天;贵阳地区雷暴日数时间序列是平稳的,通过AR(2)建立的雷暴日数模型,可以看出预测的趋势和实际发展趋势拟合度较高,此方法适合对雷暴日数进行预测.
其他文献
利用2004~2013年龙岩市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对龙岩市近10年轻雾、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轻雾与霾的地理分布类似,呈东南多西北少的形式,雾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年际变化来看,轻雾、雾和霾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但在2013年轻雾和雾日数明显减少,而霾日数明显增加,发生突变的原因与龙岩市升级新型自动站有关;季节分布方面,春季是发生轻雾最多的季节,秋季最少,夏、冬季轻雾
Using the precipitation from 114 station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we found a significant wetting TP in M
会议
为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相关资料,来统计人工观测雷暴日数,根据湖北地区2007-2012年LLS监测资料和1983-2012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资料,选取LLS理论探测效率在95%以上的25个气象台站的经纬度为圆点,统计其不同监测半径(r)圆区域内LLS监测的雷电日数,并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9%的人工观测年平均雷暴
雷电监测瓷料目前在防雷工程中的应用较少,未能体现雷电监测资料的实际价值.尤其对于特殊行业,雷电监测资料的应用对于雷击风险规避及设计科学合理更具有科学性和经济价值.本文在对浏阳进行区域性气象、地质及雷暴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监测资料中定性定量的指标,对烟花爆竹生产的布局、整体防护及致灾机理下的防护要求进行分析综合,通过具体计算结果和相应的模型指标,提高特殊行业的雷电防护设计的专业性和风险防控能力.
大气绝对涡度守衡后推导出副热带高压东西移动公式,理论结果显示:Ei Ni(n)o(厄尔尼诺)期间固体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经向风垂直切变相对加大,副热带高压西脊点将向东位移,La Ni(n)a(拉尼娜)期间固体地球自转加快,经向风垂直切变相对减弱,副热带高压西脊点将向西位移.OLR资料显示:比较近30年平均,1983和1998两个典型厄尔尼诺年,副高主体偏东5个经度,2010和2011两个典型拉尼娜年
本文使用的是NCAR/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Shuman-Shapiro滤波方法对此次台风暴雨过程进行尺度分离,揭示出与强降水中心相对应的中尺度系统,并且对这些中尺度系统的物理场特征及其与强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Shuman-Shapiro滤波方法能够很好地提取出中小尺度系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结果表明台风“泰利”过程中的中小尺度系统是中尺度低压和中尺度辐合线,并且这些中心尺度系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1948-2010年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时空演变,提取风暴轴的中心轴线作为研究主体,以风暴轴的经向分布差异为重点,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风暴轴分为平均型、偏北型和偏南型三类,并探讨了各类风暴轴对应的海气异常型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三类风暴轴分别显示了风暴轴经向差异的具体物理图像,对应着不同的涡旋移动发展路径,具有明确的天气学意义.通过EOF分
结合厦门市的地理气候条件,分析了厦门市雷暴日的年变化及月变化规律.通过厦门市两个气象站观测的雷暴日数据,利用信息扩散理论对厦门市的雷暴日发生概率进行了分析计算,推算出某一雷暴日发生的间隔时间.同时将厦门市区与郊区同安的雷暴日发生概率进行了对比,发现在年雷暴日50d/a以下,同安雷暴日发生概率估计值高于市区;而在年雷暴日50d/a以上,市区则要高于同安.通过厦门市闪电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了厦门市地闪密
利用阳江地区1961-2012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相关和保证率以及M-K突变检验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阳江地区雷暴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气候突变.结果表明,阳江地区雷暴的年变化、年代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存在减少的趋势,阳江两个站点每10a雷暴日数减少5-7d;雷暴主要集中在3-10月,5-9月为阳江地区强雷期,占全年雷暴日数83.6%;80%保证率下的雷暴初日在3月下旬,雷暴终日在11月上旬;
广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雷电频发,是中国典型的雷击高发区.闪电定位系统是目前监测雷电的最主要手段,能大范围、实时监测雷电发生的位置、时间等参数信息.国内许多学者利用闪电定位系统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广州市2000-2014年闪电定位系统数据,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对广州市各年闪电次数时间演变特征、地闪密度空间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对广州市历年闪电活动规律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广州市闪电多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