歴史的建造物における銅·亜鉛合金製金具周辺木質に対する冷水抽出物分析:旧岩崎家末廣别邸を対象に

来源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六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定条件下,金属构件附近的木质构件会受到来自金属的不利影响.日本历史建筑物中常常可以观察到金属构件周边木材的白化现象.在历史建筑物旧岩崎家末广别邸(日本千叶县富里市)的铜制或铜合金制构件周围,存在此类木材白化现象.前期调查中发现,此类白化木材中存在草酸锌细小结晶颗粒.草酸可能源自金属催化的木材成分分解反应.草酸与木材中金属离子结合,可能导致了木材中草酸金属盐结晶形成.本研究开发并采用了滤纸法,对建筑外壁木材表面的水溶性物质进行无损采样.通过离子色谱分析法对金属离子、草酸离子等进行定量分析.对金属周边白化木材的调查分析表明,靠近金属构件的木材中含有较普通木材高的金属和草酸离子;建筑外壁檐下距地250厘米高处采得的样品中,检出较高的包括金属离子和草酸离子等的总水溶性离子含量.
其他文献
保罗·维利创作的《Fontaine》是山形县和山形市为纪念东北艺术工科大学的开学而于1994年捐赠的室外现代艺术作品.从设置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年之久,近年来,该作品中出现了光泽欠缺、污损或因操作部的操作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多年老化的问题.很有必要在不久的将来对大学的标志性作品进行修复处理,因此,为了把握作品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荧光X射线对元素进行分析得出,该作品为了提高耐蚀性而使用了不锈钢的
长崎县埋藏文化财中心从2014年起,运用能源分散型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对九州各地原产地采集而来的黑曜石原石进行了分析,并以其测量值为基础,运用望月明彦氏发明的判别图法对其进行了原产地的区分.作为此次分析对象的黑曜石原产地为佐贺县3处、长崎县18处、大分县2处、熊本县8处、鹿儿岛县3处,共34处产地,可供分析的原石总量约800个之多.运用荧光X射线分析来区分九州的石器群的石材的研究刚刚开始,虽然无法企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从2005年开始,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日本筑波大学世界遗产专攻学科合作对麦积山石窟周边环境及部分洞窟进行了共同调查研究.其中,对壁画的制作工艺及材料的调查是双方开展的一项重要研究.第127窟西魏(公元535-556年)开凿,是麦积山石窟仅有的几个大型洞窟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洞窟之一,壁画绘有本生图和经变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因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其壁画存
UFB(Ultra Fine Bubble)是一种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可见光的反射下限900nm)短的气泡.其尺寸小,肉眼不可见,有着特殊的性质.FineBubble(FB)是比纳米等级要大一些的微小气泡.直径小于30微米的FB会转变成UFB,直径小于50微米的FB/UFB会经过气体的溶解过程逐渐消失.因此,进入FB/UFB的气体会具有高度的溶解性,在水中迅速分散,达到过饱和状态.含有氮气的FB/U
目前所进行的文物彩绘调查基本以无损的"点"分析为主.然而针对绘画等的彩色材料分析,无损的、简便的、能进行到"面"一级的综合判断的科学调查是有必要的.本研究将探讨红外线成像技术在捕捉文物颜料使用情况"面"分析中的使用.为了确认红外线成像技术对彩色材料的"面"分析的可行性,对现今日本画中常用的天然颜料、合成颜料以及染料制作了标准比色卡.彩色和红外线摄影分别通过非接触型大型成像装置Niji-H(高精度扫
寒冷地区的反复冻融现象易引起岩石内水分的移动,产生岩体的冻害问题.对此,常用的是采取树脂浸渍的方法进行保护.通常,最有效的浸渍方法是使用减压浸渍法,但此技术缺乏有效的定量实验、解析的评价标准.因此,本研究以几种不同孔隙率的岩石为对象,探讨了浸渍方法与液体在岩石中的渗透率的关系.结果发现,浸渍方法有效性的排序为:涂敷<浸渍<减压浸渍.另外,在对孔隙率较低的岩石进行减压浸渍时,体积含水率不随减压度的变
日本传统建筑中会使用称为"土壁"的墙壁.由于土壁具有较好的吸放湿气的性能,非常适用于有着高湿度气候环境的日本.土壁是日本传统建筑的特征之一.一些传统民居建筑被政府指定为文化遗产.近年,某个民居建筑的一部分土壁发生显著变色,影响了建筑的外部景观.基于对建筑景观影响的担忧,需要探明发生该现象的原因.自2016年起开始展开相关调查工作.环境调查表明,发生变色的墙壁面有较高湿度的倾向.对变色部位进行采样并
2011年3月11日,在太平洋东北地区近海发生的地震袭击了我国,随之而来的大海啸使日本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遭到严重破坏.多数的博物馆与相关设施受到损坏,大量被展示、收藏的资料因海啸遭灾.岩手县的陆前高田市全市遭受了海啸直接袭击,受灾极其严重.超过20万件的博物馆相关资料在抢救出后进行了保管,在全国文物相关机构的支持下,持续进行了以恢复相关资料为目的的救援行动.在获救的博物馆资料中就有摄影照片.照片作
本研究利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分析了30年前用树脂(丙烯酸树脂poraloid NAD10)浸渍过的青铜器.结果发现,浸渍过的青铜器在外观上未发生变化,但在分子结构层面上发生了变化.如果这一变化是来自于树脂的老化,长期放置则很可能引起强度降低和防腐能力下降等问题,这也可能导致珍贵文物受损.因此,除了ATR-FTIR以外,通过热分解液相色谱-质谱仪(Pyro-GC/MS)
近年来,手持式X射线荧光衍射仪(PXRF)作为一种有效的无损分析手段,被广泛应用在艺术品、文物的元素成分分析中.本研究通过PXRF仪器对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5个北魏时期石窟(76、80、90、133、163窟)进行了颜料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窟中多数调查点中都检测出砷元素的信号.由于砷元素Kα峰与铅元素Lα峰在10.5KeV左右处基本重叠,因此对砷元素和铅元素的信号分辨造成困难.由于铅元素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