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货币危机预警系统的比较分析

来源 :杭州商学院,《经济研究》编辑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hengzyok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金融快速、直接地作用于经济的特殊规律,都使得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危害尤其深重。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局1998年2月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总共造成全世界投资者损失高达7 0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全部国有资产总值(孙健,1999)。因此,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早期防范成为确保国家经济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各国都有必要建立一个灵活、有效的早期预警系统,以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来对货币危机预警系统展开研究。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从危机的定义、预警指标的选择以及预警模型的构建三方面详细剖析了当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货币危机预警系统,并从样本外预警绩效的角度对这四套预警系统进行了比较;其次,为了探究样本外预警绩效出现差异的原因,重点比较分析了以上四套预警系统的优缺点;最后,以29个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在1975- 2001年期间的危机发生情况为样本,对表现较优的DAD系统的预警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
其他文献
本文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方法上有所改进。考虑到公司股东、债权人规避风险的迫切要求,需要一个具有适当提前量、覆盖财务指标更合理、更实用的判别模型,笔者提出了时间序列远期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希望预警更及时、更准确有效。
近年来,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是相对强制性信息披露而言的,是指“在强制性披露的规则要求之外,公司管理层自主提供的关于公司财务和公司发展的其他方面相关信息”。国外学者对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相对成熟,侧重研究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解说及其实证检验方面。本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现实,试图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建立一个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分析框架,即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充满争议的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需求调节型货币政第并一度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财政赤字的大量积累和货币的过量供应,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宣布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和货币主义的应运而生,货币供应量也逐渐取代利率成为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货币
现代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非自愿失业现象是常有的事情,因而主张政府使用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来刺激产出与就业。可是,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者却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事情都像那句古老的格言所说的那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相信,在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某种此消彼涨的替换关系(Tradeoff),政策制定者总是可以通过牺牲价格稳定来提高产出与就业。本文旨在通过一个产出一通货膨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在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的美国,信用已成为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在求职、贷款、申请信用卡、购买保险、消费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授信方都会要求获得一份记录着申请人个人信用历史记录的信用报告,信用记录的良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被报告人获得贷款、赊购和工作机会的难易程度,个人信用已实实在在地成为个人“无法抛弃”的身份证明,而个人信用征信就是为市场提供该证明的手段。本文主要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及其选择的约束条件,探讨了对国有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下的创新:过渡性经营模式以及与过渡性经营模式相适应的中间业务创新。
银行体系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的正常运转提供货币及其支付机制,因而具有非常明显的外部性。基于稳定的考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表明,政府总是积极地介入银行体系的运行过程,从而成为银行业稳定机制中的重要支持力量。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政府通过建立金融安全网向银行提供信用担保(显性或隐性的),这使得政府在银行体系稳定中的作用空前强化。然而,政府的信用担保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道德风险问题:使存款人失去了对银行监督
推进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村专业大户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生存空间的变迁,他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笔者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而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
本文提出了城市信用社作为一类金融机构是“不成功”的,城信社之所以“不成功”,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下列几项。(一)‘先做游戏,后订规则”,酿成混乱;(二)宏观经济大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过热,炒房地产,复苏乏力;(三)自我约束能力差,地方政府干预力度大;(四)“准入、退出”与监管方式尚未脱离计划经济框架,缺乏必要的竞争约束与规则约束;(五)“整顿”恶化了城信社的经营环境,造成经营业绩严重下滑;(六)现行官员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进行了规范或实证层面的研究,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观点:(1)行业垄断低效率论;(2)银企市场结构不对称论;(3)产权结构单一低效论;(4)产权结构侧重论。本文认为:中国银行的结构问题是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双重问题,因此就银行绩效而言,应置于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二维空间中讨论,从而发现更有效的决定绩效因素的证据或理由;就银行市场结构而言,从产业组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