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匹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来源 :全国深部真菌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厦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孢匹胺是第3代头孢菌素,该药抗菌谱广,T1/2为4.5h,能较长时间维持血液中高浓度,对体液和组织渗透性好。为了评价本药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本文选择下呼吸道感染病例52例,对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其他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包括获得性和先天性冠状动脉疾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冠心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工具。冠心病的主要超声表现是收缩期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如室壁运动减低、消失和反常运动。本文介绍了冠状动脉解剖概要,浅谈了超声探查冠状动脉、心肌缺血和心肌灌注的过程,阐述了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成年女性的乳腺位于胸前第2-6肋软骨之间。乳腺实质包含15-20个腺叶,每个腺叶通过输乳管与乳头相连。本文介绍了乳腺解剖、适应症、检查方法与要求,阐述了乳腺正常声像图和乳腺超声报告书写要求。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发生、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30例患儿化疗后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情况。结果: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氏希菌,真菌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对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感染但血培养阴性的患儿,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肝脾的CT形态学检查来协助诊断。30例败血症的病原菌以细菌感染为主占93.3%(28/30),
本文分析了中国抗菌素使用不当的方面,如适应症掌握不好、个体化考虑不够等,然后给出了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思路,包括看是否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根据感染的轻重判断药物的计量和等级以及根据感染部位选择菌药物的给药浓度等,最后阐述了合理用药的意义。
肺曲菌球为肺曲菌病的常见类型,多继发于肺部慢性空腔性病变,本院胸外科自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肺结核空洞合并曲菌球患者36例,经手术切除疗效良好,本文现回顾分析其诊断、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等。
在中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20%,其中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以上。因此,本文论述了在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的几方面,包括抗生素的选择、给药时间、给药次数、适当溶媒以及根据患者的生理情况,用药个体化等。
为了进一步了解真菌感染的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本文以本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属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耐药性监测和结果分析。
中枢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变化除临床病情变化、观察脑脊液的变化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的浓度,对提供评价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某院2005年到2007年底,因中枢感染性疾病住院的患儿2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病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自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对33例真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氟康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本文现将具体过程进行总结报告。
本文以本院呼吸内科2006年1月-2008年8月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液、尿液、血液、粪便、咽拭子等标本分离到的290株白假丝酵母菌为研究对象(同一患者只采取一份病原学标本),对其进行了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