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单打独斗

来源 :第三届两岸青年文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aaxz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这整件事,是可以像此时此刻如此「被诊释」、「被写作」的吗?这两年因应一些邀稿与场合,作者的确写过一两次这类稿子,但只是愈来愈怀疑,愈感到徒劳,也很心虚。一路写得其实不多,过去十多年也一直有正职工作,之所以未曾选择成为一个全职的写作者,一个原因是作者不认为读者或市场在供养或支持创作者上有道德义务,那么,作为一个基本的个人,入世,尽力理解世人与世人的行事(不管你喜不喜欢),以及保持自立的能力和条件(不管你需不需要),或许都是比献身于创作更优先的事,同时自己也没有胆量在物质上陷入过于不安或依赖的状态。做一个依赖的人实在过于大胆。另一个原因是生活完全抽空现实空气,或许并非好事。创作不能被「养」得太好,太安闲,太尊贵;但也不能太折损,太潦倒,太孤绝,像小说或电影艺术家穷到吃土.大概因为这典型的想像既充满奇丽戏剧性,又具备安全的满足感,实在难以割舍,毕竟别人的牺牲总是最有参考价值,导致创作者常担心自己若不忍痛吃苦反而成为一种伦、理缺陷。所以创作的最大难处,对我而言,就是如何不断在这各种现实条件中调度,找出适切的抵抗位置,持续地代表自己向世界顶嘴。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将西方一些新思想、观念、体系、方法等译介到中国.其中,近代日本作为输入西方思想"中间人",不仅使中国文艺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思想,而且也促使中国文艺学由古典形态向近代的转型,并为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讲,文艺学"西学东渐"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从西方输入;二是间接从日本输入.所以,在勾画中国现代"文艺学"演变的历史轨迹时,不难发现它
克里斯特瓦当年所发表的所谓互文性,其实并不是一个文学研究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概念.这两者有很大区别.经过热奈特在《隐形文本》(Palimpseste)和其他文学研究者一代一代的改造,互文性逐渐从一种文学观转向了文学研究工具和方法.作为工具的"互文性"概念其文学模式是"解释性"的,或者说这种intertextualiy实际上接近于传统的源流和影响研究,事实上所追踪是context.
英国后现代历史小说是英国当代文坛上占主导地位的小说形式.跟传统的历史小说比,后现代历史小说在创作方式上有一系列重大转变.创作视角的转变是其最显著的形式变革之一.文章以西方当代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思想背景为参照,从具体作家作品出发,对英国后现代历史小说创作视角的变化作了具体论述.指出:英国后现代历史小说家普遍将创作视角从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的关注和陈述转向了对历史叙事形式和历史活动方式的关注、表现和
"深"、"浅"作为古典风格论重要的对待范畴,在古代文论发展史上,因时代变迁、文体差异而呈现出尚深、尚浅及追求深浅合度等多种理论形态,在对待立义思维的影响和制约下,与厚、薄、浓、淡、老、嫩等对待范畴互通互渗,在相反相待的动态平衡中共同构成了古典风格论的话语形态及审美价值追求.本文试图对其发生、发展的脉络及审美内涵做出梳理和阐释.古典风格论中的诸多对待范畴如厚薄、大小、朴艳等都与深浅关系十分密切,它们
"语-图"差异的根本,是在于媒介的时空不同.时间与运动有着天然的关系,这就决定着文学艺术擅长描写事物的运动.事物的运动,既包括外在运动,也包括内在运动,即人的内心情感变化.把目光转向人的内心想象世界,是当代文学应对视觉文化冲突较有效的途径之一.网络文学中的穿越、灵异和玄幻等小说受到读者的欢迎,就是发挥了时间艺术的优势.莱辛认为绘画所擅长处理的是物体在空间中的并列静态,但由于现代高科技的支撑,电影等
百年以来,中国古典文论话语研究在整理和阐释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熔铸创新方面却少有建树。中外文论传统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动荡的时代环境不利于培养丰富而强大的主体,过细的学科划分和科学主义,急功近利的学术环境等等是造成古典文论话语熔铸创新不足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实现古代文论话语的熔铸创新必须抛弃话语焦虑,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培养丰富而强大的主体,用一颗爱真理的心灵充分吸收中外文论的优秀资源,实
会议
台湾文学有着与大陆不尽相同的历史际遇和文化机缘,从而形成了它历史进程中某些特殊形态。而特殊的时代条件和深刻的文化背景构成了台湾文学独特的发生机制,从乡土文学到自然书写,从自然写作到环境文学,台湾的环境文学走过了一个从自然到人文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台湾文学和大陆文学一样从声嘶力竭的生态批评,过渡到了春风化雨的人文境界,从宏大叙事走向了微小叙事,从理论探索迈进了日常生活美学,台湾环境文学文体丰
会议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上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一场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论争,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伊格尔顿在1976年出版的《批评与意识形态》一书中站在结构主义立场上对其学术引路人——威廉斯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威廉斯的理论存在着明显的人本主义痕迹,并且忽视了艺术背后的结构性要素;威廉斯面对这一批评尽管没有做出直接回应,但却在其两部小说《志愿者》与《为马德而战》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还在《马克思主义与
会议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本雅明的大众观。本雅明认为,随着媒体的变化,艺术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传统艺术不是为大众准备的,只有在机械复制时代,大众参与艺术才有了可能。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是一个与个体、与专业人士相对的概念,并且这个"大众"不仅是艺术的接收者而且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者,"大众"使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正在消失。本雅明大众观的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大众"这个概念的悖论。
会议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被中国学术理论界淡忘已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已回归文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审美转向:在文学批评中,实现了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的回归,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获得了良好声誉;在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上,实现了从哲学反映论向审美反映论的过渡,突出了文学的审美本性和情感特点;在文学本质的界定中,实现了从社会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