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来源 :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岛地区,对国内外2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状进行了为期3年的实验研究,通过各个苜蓿品种的株高、产草量、茎叶比等比较研究发现,23个苜蓿品种在青岛普遍生长良好,国外品种生产性能一般优于国内品种;试23个苜蓿品种中,WL323、牧歌401、驯鹿三个品种生产性能较好,这些品种适宜在青岛区大面积推广。
其他文献
对黄花苜蓿越冬芽、根系和茎的无性繁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苜蓿的越冬芽产生在地下残留茎、根颈和根上,翌年的地上茎主要来自枝生芽;黄花苜蓿的茎具有繁殖能力,中部茎段扦插的成活率高于其他部位,NAA处理可提高茎段插穗的成活率;黄花苜蓿根部也具有无性繁殖能力,主根较侧根的无性繁殖能力强,NAA处理可提高根部插穗的成活率。
本文以本地苜蓿XM及宁夏益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15个美国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生育期、株高、密度、产草量、茎叶比、越冬率等指标,开展苜蓿引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以本地种XM为对照,15个紫花苜蓿外引种在生长发育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品种ZHM、E3006、D4、D2表现较优,其返青早,青绿期长,鲜、干草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52、1.46;1.45、1.25;1.28、1.22;
通过三年田间试验,对12个紫花苜蓿引进品种的产量及持久性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当地的持久性较差,但其产量高于当地当家豆科牧草白三叶在相同年份的产量,紫花苜蓿在当地具有一定种植潜力;‘游客’、‘威可’、‘四季绿’这三个品种的持久性较好且产量也较高;‘海盗’和‘超级7’生产性能高而持久性较差;‘盛世’、‘特瑞’和‘山锐’持久性较好,但生产性能一般或较低。
我国优良苜蓿品种选育的任务艰巨,育种进程缓慢,苜蓿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苜蓿品种的需求迫切。本文探讨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苜蓿育种中应用的策略,针对我国苜蓿育种目标和育种实践,讨论分子标记在苜蓿种质资源评价、苜蓿遗传作图分析、亲本选配以及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根部病害是紫花苜蓿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生态区根部的入侵真菌种类不同,本研究以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06年的春、夏、秋季取样,分离、鉴定了它们的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菌种明显不同,其中春夏秋三个季节共有的建群种为细交链孢和腐皮镰孢,不同季节的特有真菌优势种依次为:春夏季均为半裸镰孢和尖孢镰孢,秋季为锐顶镰孢和柱孢
利用从紫花苜蓿盐胁迫cDNA文库中筛选到的一个与大豆基因pGmPM10(accession No.AAA91965.1)同源的EST序列,进行3’-RACE和5’-RACE,获得一个cDNA全长序列为1728bp的基因,命名为MsLEA3-1,并将序列递交至genebank,登录号为EU665182。MsLEA3-1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有436个氨基酸的蛋白,等电点为5.18,分子量为47.0
该文以试验研究的相关资料为依据,以西昌生态区特点为依托,阐述了西昌生态区与苜蓿结实性能的关系,表述了该区苜蓿结实性能的基本参数和相关技术要点,认定西昌亚热带暖温生态区是非、半秋眠苜蓿的可选种子繁种区。
对来自国内外不同种质的123份苜蓿材料进行研究,在出苗时期记录下其出苗顺序,分析出苗快慢程度与抗旱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苜蓿的出苗快慢程度与其抗旱性呈负相关。对原有的抗旱性评价方法做适当改进,使得更加合理化。通过观察对干旱条件的反应以及在干旱复水后的反应,对123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分出5个不同抗旱等级,包括24种强抗旱、26种较强抗旱、23种中等抗旱、29种弱抗旱以及21种最弱抗旱的苜蓿。
本文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体内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MDA)、电导率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间生理调节方式存在着一定差异,其变化规律与生长年限间无明显的规律性;(2)研究的四项生理生化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敖汉苜蓿的生长状况;(3)相关分析表明苜蓿草产量与脯氨酸、过氧化氢酶含量显著正相关(P0.85)
以苜蓿菌核病菌培养滤液作为筛选剂筛选紫花苜蓿抗病突变体。试验结果表明,诱导苜蓿抗菌核病突变体的浓度以1/10~1/5倍稀释液为好,选取4~6mm的愈伤组织块进行处理,处理时间96h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