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戊菊酯的免疫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来源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pH 7.2 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及聚乙二醇-6000存在下,氰戊菊酯(Fen)与兔抗氰戊菊酯抗体(Fen-Ab)发生免疫反应,形成具有一定疏水性的免疫复合物微粒,在390nm处有一最强共振散射峰。在最佳条件下,氰戊菊酯(Fen)浓度c在0.20~6.40μg·mL<-1>范围内与390nm处的散射强度△I<,RS>呈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测限分别为△I<,RS>=23.05c-1.39、0.9978、0.07μg·mL<-1>·干扰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该法用于废水中Fen分析,回收率在92.91%~101.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71~4.80%之间。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ICP-MS测定技术和分级提取形态分析手段对珠江某处沉积物中痕量重金属铊的形态分布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酸可交换态的Ti、可还原态的Ti、可氧化态的Ti和残余态的Ti在上、中、下层沉积物中均有分布;且上层沉积物中铊主要分布在残余态,在其余各形态中的分布基本相近;在中层沉积物中铊主要分布在残余态,其次是可还原态、酸可交换态以及可氧化态;下层主要分布在可氧化态、其次是残余态、酸可交换态以
采样并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土壤中∑PBDEs(BDE28、47、66、99、100、153、154、138、183)和BDE209的含量。同系物的组成分布说明其污染来源主要是五溴、八溴及十溴产品的使用。各BDEs与TOC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且TOC均一化的各BDEs平均浓度的对数与各同系物K的对数除BDE47以外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r为0.94)。采用K分配模型估算的广州市大气中PBDEs含量与发表
2005年9月-2006年8月在南京市江北工业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采集的59个降水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分析了包括pH值,电导率,SO,NO,NO,F,Cl,NH,Ca,Mg,Na和K,主要分析了降水的酸性及各主要离子的组成比例和时间变化特征,得出本地降水酸雨频率,酸雨发生的主要季节,酸雨的类型。
重点介绍了土壤持久性有机氯转化的界面化学过程,讨论了有机氯还原转化的界面化学机理。提出了土壤有机氯污染修复的技术思考。
本文根据2007年9月份的太湖及黄山采样全面数据评判太湖水质,分析了太湖的富营养化特征和污染较严重的物质及其可能来源,为进一步治理污染的决策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对福建省主要产区采集的典型海洋底栖生物一牡蛎、菲律宾蛤仔、缢蛏、坛紫菜、海带样品中的14种稀土元素进行测定。五种海洋底栖生物体中稀土元素含量为0.0001(Dy, Ho, Tm, Yb,Lu)-10.11mg/kg(Ce),总稀土含量在0.0011-46.21mg/kg之间,各地区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明,五种典型海洋底栖生物均为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
采用柱前冷阱二次富集法测定了黄海西岸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海滨湿地芦苇带、盐蒿带、米草带、光滩带等点采集的气体、土壤样品的PH含量,在样品中检测到了PH,计算得到了各采样点的PH和释放情况。同时我们还测定了气体样品中的主要种类的温室气体含量。结果表明,海滨湿地PH的释放可能与NO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CO、CH相关性不显著;同时,海滨湿地土壤中的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与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存在强负相关
利用中国FACE平台,盆栽试验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CO2浓度比正常大气高200μmol mol)对污染土壤中元素铜的植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降低了各个铜污染级别的水稻根、地上部和谷粒对铜的吸收,并且在整个生长期的各个阶段都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分析土壤中铜赋存形态变化的结果显示,在FACE条件下的水稻土中,可交换态铜和碳酸盐结合态铜含量增加,与有机物(富里酸和腐殖酸)络合
研究了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存在对Cu(Ⅱ)与δ-MnO间吸附平衡性质的影响。结果表:BSA存在下,当pH=5.0时,Cu(Ⅱ)吸附率几乎不受BSA的影响;当pH=2.0和pH=3.0时,Cu(Ⅱ)吸附率随BS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当BSA存在及pH=3.0时,Cu(Ⅱ)的等温吸附线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但Cu(Ⅱ)饱和吸附量由29.50mg·g降低到25.97mg·g。
文章首先采用固体表面荧光技术(SSF)直接研究吸附于红树叶片表面的蒽(An),同时考察了多种因素对红树叶片吸附An的影响;然后采用荧光显微技术(FM)从微观层面上对吸附于叶片中的An进行研究;最后采用双光子共焦激光扫描显微技术(TPCLSM)进一步研究An在叶片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实验表明,An进入叶片的最大深度为21.18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