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连续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落区分析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x81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客观物理量场、IHR_LAPS 分析资料、AREM 模式产品、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 年6 月19~20 日发生在浙赣铁路沿线及武夷山西北侧的连续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和落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暴雨主要表现在低空湿度差异,温度差异不大,即暴雨的低空具有高温高湿空的特征,其水汽辐合最大值位于850hpa 以下。q 场的分析表明,大面积的暴雨就发生在湿度锋区的锋带附近;(2)地面中尺度涡旋(辐合线)位置与对流云团的发展、移动及强降水落区及增大有关;(3)暴雨发生在Σθse 高能舌的前部、能量锋区的南缘靠近能量锋区处和低空急流左前方或最大风速中心前方三者叠加的区域;(4)当某一区域出现θse 水平梯度连续大幅度变为负值,且某一区域垂直稳定度连续大幅降低,说明这一站点或区域存在层结不稳定和位势不稳定,可能这一区域或这一站点有灾害性天气出现;(5)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有利暴雨发生与维持。暴雨出现时,暴雨落区在850hpa 图上正涡度长轴线偏南或东南一侧,中低空为正涡度区、高空为负涡度区中,且整层大气都是上升运动,最大值位于400hpa 以上。
其他文献
  青海高原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气候条件,使雪灾成为青海高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10 月中下旬至翌年5 月上中旬,青海高原南部牧区极易出现局地
会议
  本文利用NCEP 再分析资料、LAPS 再分析资料和1 小时加密观测资料对2008 年6 月一次江淮切变线暴雨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暴雨强度时间演变呈明显的“双峰”结构,对其原因进行
  阻塞型华北暴雨过程是发生在中高纬阻塞形势下的局地对流性暴雨过程,暴雨突发性强、强度大、历史短,是暴雨预报工作中的难点。为了揭示这类暴雨过程中大尺度流型对暴雨发生
会议
  通过选取北京地区近五十年不同短历时强降水资料,分析了短历时强降水的变化规律。同时,引入广义帕累托概率函数分布,对各短历时降水进行拟合,最终给出北京市各短历时不同重现
会议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6 个沙尘暴监测站,对沙尘天气进行连续、定量观测,在预报业务工作中可以得到器测能见度、PM10 等定量数据,为沙尘暴的定量分析和预报提供了基础条
会议
  利用辽宁2010 年6~8 月逐日降水、NCEP/NCAR 逐日再分析资料、1976~2010 年110~ 130°E 平均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等资料,从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及高低空急流
会议
  通过对2010 年三次短时强对流天气探空曲线的空间及时间构建,得到一组以3 小时为时间间隔、描述非探空站探空曲线的探空变化图,可以近似的反映该站的探空曲线的变化,弥补了
会议
  利用NCEP 再分析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和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分析了2010 年6 月15 日发生在大连地区的强雹暴单体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垂直气流结构;并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会议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欧洲数值预报、T639 数值预报和FY-2 产品对2010 年12 月15 日~12 月16 日上饶市出现的区域性暴雪过程进行分析,并首次利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讨
  利用2006年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动态连续的通量、气象及生物因子观测数据,分析了BATS1e陆面模型对动态的粗糙度(Z0)、叶面积指数(LAI)、植被覆盖度(FVEG)及反照率(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