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terface Contact Profiles of A New Design Locking Plate and Its Effect on Fracture Healing in A

来源 :22nd Wold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Traffic Medicine Associ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胭肌损伤属中医“伤筋”范畴。本研究采用电针加拔罐治疗胭肌损伤41例,伤筋之后,局部气血相搏,血运不畅,瘀血凝结,筋肉肿胀,导致活动功能障碍。拔火罐能行气止痛,消肿散结,消除肌肉疲劳状态,因此疗效显著。
梨状肌综合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臀部酸胀伴下肢疼痛,目前临床治疗有穴位注射、推拿等多种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阿是穴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疗效颇佳。
目的:通过对风池穴合谷刺法及阿是穴青龙摆尾针法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6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期建立一种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杨浦区中医医院门诊进行诊疗,经临床筛选并经x线、CT、MRI证实的颈型颈椎病病人62例,以风池穴合谷刺法为主,配合阿是穴青龙摆尾针法针刺治疗。具体操作:患者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0.30×40mm针灸针,嘱患者头低位,先快速刺入皮肤,然后针尖指向脑
目的:观察温针电针综合治疗仪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加上温针电针综合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3.33%,好转率36.67%;对照组治愈率43.33%、好转率40.00%、未愈率1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5.456,P<0.05)。结论:温针电针治疗面瘫较普通针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性瘫痪的最有效时机,及临床治愈最佳疗效。方法:将最近十年我门诊针灸科接诊的285例脑瘫患儿按年龄分为A组:8个月-5岁;B组:6岁-11岁;C组:12岁-18岁,做针刺前后及治疗过程每疗程疗效及治愈之后的情况,通过每个孩子的录像资料做比对得出结论。结果:脑瘫患儿年龄小治愈时间短,临床疗效满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肌张力的增高,治疗时间长,治疗质量一般,治愈率降低。
目的:观察针药并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中医名家徐嵩年的温肾解毒汤(由紫苏、党参、白术、半夏、黄连、六月雪、绿豆、丹参、熟附子(先煎)、生大黄、砂仁(后下)、生姜组成)口服,中药(花椒、雄黄、防风、艾叶)药浴,耳穴(肾、尿道、三焦、内分泌、脾、耳尖、风溪)贴压再配合理疗(如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穴位照射等)治疗。对照组44例在对症治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穴注1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穴位注射颈部夹脊穴,穴注2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加10%葡萄糖注射液穴位注射颈部夹脊穴,温针组采用颈部夹脊穴进行温针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穴注2组加温针组方法进行治疗,对4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穴注1组愈显率58%,穴注2组愈显率78%,温针组愈显率56%,综合治疗组愈显率94%。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