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体系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来源 :第七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_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赢得行业竞争力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是其发展的核心要素.
其他文献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思维等新技术、新理念的浪潮迭起;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社群营销、微课分享、微博热点等新内容传播和营销方式的出现,都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样的趋势,高校及传统出版企业要以积极的心态培养人才,从而为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对此,笔者从“脑”“腹”“手”三个维度,结合思考和实践进行分析,以期对融媒时代传统出版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正在改变着信息交流的结构和模式,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新时期的新课题摆在了所有媒体从业人员的面前。那么,图书出版人才该如何转型发展,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新形势呢?首先,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其次,用媒介融合的思维去做策划;最后,用媒介融合的理念去做营销。
实现出版社数字出版整体转型的关键不是单方面人才的建设,是一个整体队伍的建设,关键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从领导者开始,到编辑人员、营销人员和制作人员都需要是复合型的,当然这种复合型人才可以是个人的复合,也可以是小团队的复合。复合数字出版人才队伍既能降低转型成本,也能提高转型效果,更关键的是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出版转型,实现我国出版业跨越式发展。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固有模式,为传统出版带来了新兴出版尤其是数字出版的新理念、新思维与新模式.在当代出版行业,急需数字出版人才,该类人才的选拔和激励对于出版单位非常重要.
本文拟结合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描述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趋势,分析传统出版人如何与时俱进刷新意识。现代出版企业的管理还是要走标准化和数字化的道路,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升级至少要完成三项数字化工作,一是自有版权资源的数字化,即内容资源的数字化采集、编辑、管理、应用;二是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实现企业资源管理平台(ERP)基础建设,将出版企业的人力资源、编务内容、图书进销存、印制、财务等数据进行有机管理;三是读者
大家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文以载道”“咸与维新”,结合本届论坛主题改为“编以载道”“咸与创新”,意思就是编辑不仅要承担传播价值和文明的职责,在新形势下都要善于创新,要跨界融合,编辑不能创新就难以成为真正的编辑人才和出版人才.
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为出版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高校如何继续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为行业服务,确定培养的方向至关重要.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的基础是做好人才需求分析.本文即从人才需求调研入手,以出版行业的人才需求作为探讨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
打造新时代的新百科需要创新和融合,同时打造新时代的新百科也带动了传统出版的发展和融合。因此,必须抓住战略机遇,不负国家重托,守正出新,用互联网思维来指导实践和创新,以内容建设为核心,以编纂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优秀人才为保障,以合作外包机制为辅助,以建设国家知识服务出版传播体系为方向,努力让《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早日上线,让互联网上呈现国家自主的文化知识体系,传达出真实的、中国的“百科声音”。
出版跨界至少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是集团层面;第二个是企业层面,即出版社的层面;第三个是产品层面。简而言之,上述三个层面的出版跨界,从集团领导到出版社社长再到编辑,拥有的跨界能力、资源、压力和动力,是依次递减的。处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标准,这可能更有利于认清跨界的问题,厘清思维,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数字出版产业承担着新闻出版业结构转型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重任.在经济新常态下,抓住历史机遇,保持产业高速发展,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是“十三五”时期数字出版产业的核心任务.传统出版社面对新的形势,面对危机和挑战,必须加快数字出版转型,关键靠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的领军人才.故应做好人才规划,创造融合发展环境;加强学习培训,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依托重大项目,锻炼数字出版队伍;出台鼓励政策,完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