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1年2月~2007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患者般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9~84岁,平均年龄76.4岁.首次手术时间至二次手术时间3~10个月.术前患髋Harris评分均为差.
【出 处】
:
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1年2月~2007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患者般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9~84岁,平均年龄76.4岁.首次手术时间至二次手术时间3~10个月.术前患髋Harris评分均为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可吸收棒微创髓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25处掌指骨中段横型或短斜型骨折采用可吸收棒微创髓内固定,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可吸收棒内固定物固定牢靠,术后2周开始伸屈关节功能锻炼,未发现有固定松动、断裂、过敏、感染及液体聚积现象。结论 可吸收棒微创髓内固定治疗掌指骨中段横型或短斜型骨折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 对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进行测量,从而重新认识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方法 选取80例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GardenⅠ型40例,GardenⅡ型40例,所有患者双侧股骨近端行CT薄层扫描并将薄扫原始数据导入相关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健侧模型与骨折侧镜像模型相配准,在配准后的两个模型上进行关键点的标记并行三维测量,比较两组患者股骨头空间移位程度.结果 80例患者在X线片上未发
背景 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胛骨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形成漂浮肩(floating shoulder),漂浮肩能导致盂肱关节中部的严重不稳,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目的 探讨漂浮肩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00年2月~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漂浮肩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41.3岁.其中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9例,肩胛骨骨折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术后按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自2010年临床收集80例膝部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予以温针灸、中药熏洗、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手段,对照组40例予以单纯康复训练,于第3天,第7天,第15天,第30天采用关节活动度、疼痛缓解情况评价两种方法评价各组疗效,其后每30天亦行疗效评价,持续至术后1年。
谵妄可发生于围手术期的任何时间,但主要发生于术后.不同手术类型其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在骨科手术中,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5~61%.自2006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住院手术的高龄(≥70岁)髋部骨折其中31例发生谵妄,符合精神性活动增多型谵妄的有26例.均采用”癫狂梦醒汤”进行治疗.采用DOS量表评分及BPRS量表评分总分的减分率评估疗效.治疗前患者的DOS评分为4-9分,平均为5.
目的探 讨通过非截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对29倒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按AO骨折分型,C21型9例,C2型12例,C23型8例.年龄25-59岁,平均35.7岁.左侧12例,右侧17例.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含药血清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及PCNA、Cydin D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健骨颗粒含药血清和生理盐水血清,分别干预体外培养的成骨样细胞ROS17/2.8,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PCR检测PCNA、Cyclin D1 mRNA表达.结果:与同浓度生理盐水血清组相比,中药血清组10%-30%浓度促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