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大气PM2.5颗粒物的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方法分析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研究了上海大气PM2.5单颗粒物,获取PM2.5颗粒物的源"指纹"特征,研究了上海市市中心区和吴淞工业区大气PM2.5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在市中心区大气PM2.5的污染源主要以机动车尾气为主,而在吴淞工业区大气PM2.5的污染源主要以钢铁工业尘和燃煤烟尘为主.
其他文献
本文观测了2004年10月和2005年6月北京大气PM10中水溶性组分、总碳、总有机碳及元素成分。分析发现,北京大气PM10的浓度2004-10为186.1±113.9μg·m-3,2005-06为113.4±82.1
会议
本文在夏、冬两个季节,分别在南京市四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时在2005.5.23~5.27期间,南京市两个采样点采集PM10样品,同时进行了部分排放源的采集.用X射线-荧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研究和环境效应研究是当今国际科技界的热门研究话题.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气溶胶云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长期稳定存在气溶胶云,重
本文应用颗粒物采样仪收集了2001年春季的沙尘天气和非沙尘天气中的颗粒物分级样品.用PIXE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19种元素浓度及其谱分布.结果表明,沙尘期间沙尘浓度明
本文利用原位DRIFTS、FTIR等手段研究了SO2与大气气溶胶中典型氧化物的复相反应,确定了表面反应产物,讨论了复相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O2在氧化物表面发生吸附和氧化反应,表面
会议
本文运用城郊对比法,分析比较了西安和临潼地区近40年来的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结果发现:城区气温比郊区高,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都较郊区低.表明自上个世纪90年
本文在雷诺数0.07~0.26范围内,采用亚微米聚苯乙烯球形硬气溶胶粒子脉冲,通过实验同时测定了气溶胶粒子在毛细管扩散池组中谱带展宽和穿透率,研究了谱带展宽、穿透率与流体运
本文对当前气溶胶研究中使用的气溶胶光学常数测量方法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FTIR/ATR光谱法测量气溶胶过饱和溶液光学常数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表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
本文利用DRIFTS,HPLC,IC和pH计测定了常温,常压及有氧气存在情况下SO2与Fe2O3复相反应的产物.根据HPLC,IC,pH计和DRIFTS实验结果,显示反应活性与表面吸附水有关并有利于新产
会议
本文借助湿度发生装置和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建立了一套模拟大气气溶胶研究的新方法。通过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可以详细地观察到基底上小颗粒的形态及结构变化情况。本文重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