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髓复血灵合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1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六次血液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in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益髓复血灵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的方法将41例病人分为气血两虚型、阳虚型、阴虚型、阴阳两虚型,以主方益髓复血灵合剂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0例,缓解2例,明显进步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5%,治愈率48.7%。结论:益髓复血灵合剂治疗慢性再障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生血灵对CITP Th1、Th2亚群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结果:CITP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真IL-2和IL-10的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毒饮和养正片抗人类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初治或未缓解的病人以清毒饮和养正片治疗,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治疗前后Bcl-2、P53、Fas基因;原位杂交法检测上述基因mRNA水平表达。结果:治疗后患者Bcl-2基因及其mRNA水平表达下调,Fas基因及其mRNA水平表达上调,P53mRNA水平表达下调。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目的:进一步探讨了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及健脾补肾活血中药生血合剂治疗AA的疗效机制。方法:以环孢素为对照,免疫介导从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Q-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生血合剂干预前后从小鼠骨髓NF—κB mRNA水平、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结果:AA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NF-(B 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比无显著差异(P>0.05);骨髓细胞NF-(B/p65蛋白表达较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型变化及生血合剂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4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环孢菌素(CSA)对照组和生血合剂(SXM)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10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组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面抗原CD4、CD8、T细胞受体(αβTFCR、γδTCR)表达水平。结果:再障患者CD4表达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CD4、CD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进一步探求中药复方生血合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疗效评估标准。方法:按文献建立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处理组分别喂饲中药生血合剂和环孢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喂饲生理盐水,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濒死状态或观察满20天取眶静脉血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取下肢骨及脾脏做病理学分析。结果:生血合剂组小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环孢素组,体重下降缓慢,第11天才开始出现死亡(环孢素组小鼠造模第
目的: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SDF-1α及其受体CXCR4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揭示CAA发病机制及补肾中药治疗CAA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CAA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补髓生血颗粒,对照组给予再障生血片,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两个疗程后采集骨髓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SDF—1α的蛋白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本文就将近年来再障的中医实验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现代医学对再障发病机制的认识,从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微环境及机体免疫机能几方面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2R、IL-3、γ-IFN、TNF-α水平,观察生血合剂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发现AA患者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P0.05)。结果提示生血合剂能调控造血因子释放,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升高造血正调控因子IL-3水平,从而促进造血功能改善和恢复。
本文通过对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分析,总结介绍了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经验和效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中西医不同发病机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此时中药的使用应遵循增效与减毒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