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转子间骨折病人卧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效果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高龄转子间骨折病人卧床并发症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02月入住我科高龄转子间骨折121例卧床患者(男46例、女74例,年龄72-91岁,平均年龄79.3岁)的临床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继发感染,焦虑,功能退缩等,并对住院期间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严密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做好对症护理及预防措施,包括肺部感染的预防(拍背排痰,有效的咳痰,雾化吸入等),褥疮的预防(翻身记录卡,泡沫辅料贴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术后下肢垫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压迫下肢浅静脉,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的跖屈、背伸锻炼,屈膝屈髋运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便秘,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伤口感染及功能锻炼的恢复情况.关注患者心理问题 并给予疏导,及时记录并发症情况.
其他文献
Object: The diagnosis of PJI is still in dispute.Some recent studies recommended PCT as a reliable serum marker for diagnosing PJI.But in our experience,PCT seems not associated with PJI.We aimed to d
Background: Forearm midshaft fractures are the third commonest fracture in children.Closed reduction is often attempted,and if inadequate the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s performed.
目的 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疗效。方法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主要负重关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胫骨平台为松质骨,骨折愈合快,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治疗常造成骨折畸形愈合,继发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影响膝关节功能。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3例,在麻醉下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目的 为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更好地提供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以适应现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要求.方法 组建营养支持小组团队,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对2015年6月-12月在我科住院的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实施术前营养评估、个体营养目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评价等措施.结果 对290例患者实施营养评估,其中151例(52.07%)病人都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其中老
目的:通过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肥胖患者术后穿戴梯度弹力袜的护理方法进行反复实践,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骨科病区2015-2016年收治的3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肥胖膝骨关节炎患者予穿戴梯度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了解患者穿戴梯度弹力袜的舒适感及依从性并接受患者的意见。结果:所有患者均可正确穿戴弹力袜,穿戴的舒适感及依从性大大提高。出院前32例患者均行下肢血管彩超,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专科
目的 探讨晚期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伴重度外翻屈曲畸形和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假体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晚期RA伴重度外翻屈曲畸形患者27例(32膝)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16例,年龄28-77岁,平均65.5岁.RA 病程平均12.5年,畸形时间10年;股胫角(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的夹角)23°-45°,平均为3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46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骨科护理进行宣教及指导,实验组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地术前心理护理(护士进行讲解相关手术内容,交流安抚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应给予患者最大限度的心理支持以消除他们的焦虑、紧张情绪,于术前进行详细的健
Objective: Clival screw and plate fixation as an anterior fixation technique for the craniovertebral junction fusion is considered as a viable alternative or supplement to the posterior occipital-cerv
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行掌侧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的3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根据AO分型,A型21例、B型3例、C型12例.首先在C臂X线机透视下,将骨折手法复位,经桡骨远端桡背侧钻入两根直径1.5或2.0mm的克氏针临时固定.在桡骨茎突近端20mm处,沿着桡侧腕屈肌和桡动脉间Henry入路作一长15~20mm的切口.
目的:寰椎枕骨化(C-1 Assimilation,C1A)患者多伴有多处骨结构及软组织的解剖异常,该类有症状的患者行外科治疗也多采用颅颈区减压、复位后再行后路枕颈固定,而寰枢椎解剖结构的异常使后路置钉固定较为困难,而存在较大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甚至颈髓的风险.C1A患者由于寰椎发生枕骨化或常出现后弓缺如,后路枕颈固定常采用上方铆定于枕骨,下方跨过寰椎直接固定于枢椎及下颈椎.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