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数传通信模块在智能电网中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h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短报文通信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研发电力北斗通信通用模块,通过对运行在偏远地区的电力设备加装电力北斗通信通用模块,在电力公司部署北斗通信前置机进行数据转发和协议转换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偏远地处的电力设备通信难题,此方式下现场安装极为简单,对电力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后,即可独立完成远方设备的安装。 受限于北斗卫星民用卡每分钟只能通信一次,单次通信只有78.5B的通信限制,超过此长度的数据包只能采取分包传输,因此本文阐述方案只适用于解决数据传输量不是很大、实时性要求不是非常高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属于此类电力自动化有:居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负控系统、电力费控系统、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电力车辆调度与管理系统等。而对于通信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此方案并不适用,如电力视频监控系统、电力保护设备的实时通信系统等。 此外,将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和通信功能结合,可用于偏远地区电力巡检时对外的沟通交流或应急抢险时的求援定位等。此方式还具备不占用电力公司内网IP、也不占用电力信息内网带宽等优势。
其他文献
记录在光热敏微晶玻璃(Photo-Thermo-Refractive Glass,PTR)中的体Bragg 光栅(Volume Bragg Grating,VBG)由于其高衍射效率、可控制的角度选择性和高激光损伤阈值,在高功率激光空间滤波技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VBG 的角度选择性,由于不同频率的空间调制入射角不同,可直接在光束传输近场实现光束中高频空间调制和低频空间调制的分离,从而实现近场滤波
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介绍了智能电网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典型业务应用,以无线局域网络(WLAN)环境为例,提出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实现大规模业务终端组网拓扑发现以及用户通信通断可控的技术方案,合理使用共享的、不需使用申请的网络资源;给出了具体SDN WLAN系统的实现方法,并通过网络测试进行了验证;利用远程进程调用(RPC)技术在控制端对AP进行基本控制,基本实
为了探索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检测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中心波长偏移量的方法,结合嵌入式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ARM最小系统的FBG传感信号解调系统.系统搭建了以S3C2440A为核心部件,以电源、复位、串行、存储、JTAG等模块为外围电路的最小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滤波、寻峰及拟合等处理,并完成了在最小系统上的调试、验证工作.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FBG中心波长的检测要求,验证
通信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扩展和广覆盖的通信体系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通信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背景和驱动力,总结了智能电网中通信系统必须满足的服务质量、互操作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主要要求;从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建设方面的试验中,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并提出了关于通信系统设计和建设方面的建议;进一步探索了通信系统作为复杂智能电网系统的一部分所面临的安全性、可靠性和
为了解决OPGW融冰的技术性问题,基于比较成熟的直流融冰技术,目前普遍采用对OPGW架设方式进行绝缘化改造以实现对OPGW融冰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无法避免的缺陷.文章提出和设计了一种集避雷、光纤通信、可通流融冰3种功能于一体的可融冰OPGW,并在实验室及现场覆冰试验站进行了实际融冰试验.在实际覆冰条件下,试验验证了全绝缘和内嵌式融冰中实际融冰电流、融冰时间和融冰时对缆中光纤的温度影响.结果
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基于业务的评估方法、基于效能模型的评估方法、基于聚类可靠度的评估方法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方法等;简单介绍了这些评估方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从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领域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出发,探讨了该领域今后针对电力通信网的每个子网,有针对性、准确客观地选取评估指标、通过可靠性评估来指导电力通信网
随着大区电网互联的快速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节能发电调度试点的推进,需要采用更为高效的调度运行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调度业务的统一协调和优化,以及更为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支撑未来调度业务的发展要求.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和预警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和预警类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电网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和预警实现数据整合、数据交换共享,数据交换共享为各个系统应用提供计算结果
电力信息网络相对较为封闭,需要应对的信息安全隐患更多的来自网络内部.从内网终端主机的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力系统内网终端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内网终端安全管理策略,重点解决主机登录认证、主机违规外联监控以及客户端程序保护3个问题.用户在登录内网终端主机过程中需要使用USB Key硬件来实现"密码+数字证书"双因子身份认证,终端主机在违规外联时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及时切断外联行
电话交换网设备众多,组网信令方式复杂,交换网不仅覆盖省、市供电单位,还与电信运营商、发电企业的电话交换设备实现了互联互通,如何及时掌控电话交换网所有局向的通信互通是运维管理人员面临的难题.文章以电话中继路由自动拨测平台的构建工作,阐述验证了采用电话交换机用户仿真对电话交换网的所有中继路由进行自动或人工拨测,以及时掌握电话交换网互联互通状况,大大提高了电话交换网运维工作效率,对提高电话交换网运行管理
传统的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方法主要依靠运维人员沿线巡查,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已无法满足供电可靠性的需求.文章提出了面向农网的配电线路在线监测的概念,讨论了信息安全接入技术在配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和组成方式,并在浙江省电力公司进行了试点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配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配电线路运行状况的在线监测和线路故障的实时告警,快速定位配电线路故障位置,帮助抢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排除故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