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型肺动脉闭锁的个体化治疗

来源 :第九届全国小儿心胸外科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主要的主一肺动脉侧支血管(PA/VSD/MAPCAs)是一种较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别是III 或IV 型肺动脉闭锁,其手术效果存在较多争议.手术设计主要是为了增加肺动脉血流,促进固有肺动脉的发育,并促进MAPCAs 的闭合,亦或将MAPCAs 与固有肺动脉单一化,以完成根治手术.本文通过对连续28 例III 型肺动脉闭锁患儿回顾性分析,探讨III 型肺动脉闭锁的手术方案设计,术后管理和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Ebsteins anomaly,which was first described in 1866 by Wilhelm Ebstein and first referred to as Ebstein disease in 1927,is a rare,complex,congenital malformation of the tricuspid valve and the right ve
会议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下改良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技术、并发症和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组351例,男255例,女96例.年龄3岁~16岁,平均6.51±3.95岁(中位数4.68岁),体质量24.7±14.1千克(中位数4.68岁).畸形均呈进行性加重.进行性加重。32例有呼吸稍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所有患儿术前均行x线胸片及心电图检查,309例行CT检查并测量Haller指数,评估心肺
目的:探讨伴有一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42例伴有一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2月~3岁,体重4~23.5kg.术中根据患者肺动脉发育情况行TOF根治或姑息手术.术后定期复查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观察患者是否有残余分流、残余梗阻以及心功能
总结了1例肾母细胞瘤合并右房巨大瘤栓的围术期护理经验,其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完善各项检查,预防栓塞;术后维护心功能,预防高血压,加强呼吸系统、疼痛管理,积极给予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由于围术期严密观察监测,手术、药物治疗及时,通过以上有效护理措施,患儿术后15天出院.
目的:报道两例罕见的婴儿Weinberg C型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PFAA)畸形的诊治体会.方法:2012年,我院收治两例Weinberg C型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畸形婴儿,一例男婴6月,一例女婴7月,术前均因重症肺炎多次入院,其中1例出现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术前心脏彩超及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结果:左心室均扩大显著,肺充血显著.1例曾疑诊为主肺动脉窗,1例疑诊左肺动脉起源异常.
会议
目的:对比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直视手术围术期单一剂量抗生素预防效果是否与多次剂量抗生素预防相效果相同.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80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一剂量组术前30分钟静滴抗生素1次、术后不再应用抗生素,多剂量组术前30分钟静滴1次、术后接着应用24小时,两组患儿术前匹配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的预防效果.结果:围术期观察的指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心脏重
研究目的 总结新生儿期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PA/IVS)锁镶嵌治疗的经验方法 11例新生儿,生后即发绀,静息下经皮血氧饱和度O.42~O.65.术前超声提示肺动脉瓣呈膜性闭锁,主肺动脉和肺动脉分支发育良好;右心室室壁均明显增厚,三尖瓣存在中至大量反流.患儿存在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会议
[目的] 探讨、总结功能性单心室外科治疗中对合并的心外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外科治疗时机、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11例功能性单心室合并心上型或心下型TAPVC的患者在我院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姑息手术治疗.全体病例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20天至21.0岁,中位年龄1.0岁;仅1例成人.体重3.2公斤至45.5公斤,中位体重9.1公斤.全体病例中, 无脾
会议
目的 探讨持续血气监测在复杂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例婴儿复杂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体重<6kg),从预充完毕至手术结束,全程持续监测动脉血气(持续组,日本CDI500),同时,用传统血气分析仪(传统组,美国GEM3000)对体外循环预充液、转流中每隔半小时采动脉血样,与持续组做同一时间点的血气及电解质的自身对照统计.
会议
目的:对于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中室间隔缺损大于1cm的病人,采用1/2块补片关闭上桥页下的缺损,下桥叶下的缺损采用直接下压法.另外用一块补片关闭原发性房间隔缺损.本文对这一技术进行回顾研究.方法:自2005年到2013年,回顾研究本中心5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病人,室间隔缺损均大于1cm.18例采用双片法,12例采用下压法(改良单片法),21例采用1 1/2补片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