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阀片在强雷电负载冲击电流下的耐受试验

来源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避雷器冲击电流耐受能力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国内外标准中规定避雷器应通过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对强雷电负载区域避雷器,试验要求采用30/80us波形电流。为研究避雷器阀片在30/80us波形冲击电流下的耐受特性,并与4/10us波形下的冲击电流耐受特性相比较,选取了国内线路避雷器常用的三种型号交流氧化锌避雷器阀片,分别对其施加10kA到40kA的30/80us波形冲击电流和65kA到100kA的4/10us波形冲击电流,并测量冲击前后阀片标称放电电流下残压、直流1mA参考电压,根据参数的改变反应阀片电气性能变化,研究避雷器阀片在30/80us波形下的耐受特性。试验发现:三种阀片均不能通过40kA30/80us波形的冲击电流耐受试验,当30/80us波形电流峰值达到30kA时阀片直流1mA变化超过5%。阀片未通过30/80us波形电流冲击耐受试验是由于其电气性能变坏导致。单次40kA30/80us波形冲击电流比单次100kA4/10us波形电流冲击能量大,对于避雷器阀片电气性能的影响也较大。试验结果对于强雷电负载区域避雷器的试验和选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3月30-31日发生在我国广东地区一次伴随强降雨和大风的飑线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模式资料,分析了飑线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成熟阶段的中尺度结构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地面降水的定性检验可以看出,本次数值模拟不但较好地反映飑线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影响范围,并且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降水特征也有较好的描述。但从
冬季MJO主要活跃于热带中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这些地区是MJO方差占总扰动方差最大的区域,也是冬季MJO年际变化最显著的地区.冬季赤道西太平洋MJO的活动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以3-6年周期为主;年代际变化以12-16年的周期为主,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周期均有逐渐缩短的趋势.MJO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和每年该地区较强的MJO活动的次数及其持续天数密切相关.在西太平洋地区冬季MJ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4年8月31日云阳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随后利用WRF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控制试验基础上考虑到重庆地区复杂的地形条件,针对大巴山和齐岳山地形设计了3组地形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地形改变后对于降水、低层风场和垂直运动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高低空环流形势分析表明;西南涡、辐合切变线、低空急流是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中南半岛热带低压和副高共同作用产生的低空急
本文利用电离层热层模型(TIEGCM)研究对流层迁移潮汐波对中纬电离层电子密度经度向变化的影响及其内在物理机制。研究发现:迁移潮汐波对电离层较高高度(≥250km,F层)电子密度的经度向结构有明显影响,南北半球电子密度呈单波结构,主要出现在白天时段(1lh-20h,MLT),南北半球波相位近乎相同;而在非迁移潮汐波的影响下,南北半球电子密度呈现四波结构。在电离层较低高度(E层),电子密度的经度向分
we use the magnetic field data from C/NOFS after correcting the interpolation data to study the MLT variations and the propagations of magnetic perturba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terplaneta
本文基于1979-2012年臭氧总量的卫星遥感数据,考察了太平洋上空0-15.、15-30°和30-45°三个纬度带臭氧总量变化特征及长期趋势,并对各纬度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总量随着纬度带的升高而增加,各纬度带臭氧的年际、季节变化均呈现出随时间的下降趋势.其中0-15°和15-30°区域臭氧的线性拟合下降趋势并不显著;30-45°区域臭氧线性下降趋势较显著.1979-2012
在山东滨州地区进行的传统人工触发闪电实验中,当金属导线随火箭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导线顶端开始形成击穿空气并向上发展的正先导过程,这些正先导辐射出的磁场信号被安装在距离引雷点78 m处的一套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根正交磁天线组成的高灵敏度低频磁场采集系统接收,该磁场采集系统的带宽为30~300 kHz(3 dB带宽为6~340 kHz),磁场信号采用12位的Yokogawa DL750
闪电是大气中常见的一种放电现象,包括云闪和地闲。由于地闪具有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特征,常常引发各种雷电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目前在雷电的直接防护设计中,主要利用滚球法来确定建筑物防雷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根据已有的一些经验公式进行计算,但是无法深入探讨闪电的内在物理机理,在雷电防护设计中依然存在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然而使用闪电先导模型模拟研究闪电先导的发展及其与地物的连接过程以及
连接过程是闪电研究领域的"十大问题之一",正确地认识连接过程对雷电防护有重要意义[1].闪电先导发生连接过程时,人们普遍认为下行先导的头部会与上行连接先导的头部连接,然而,吕伟涛[2]等在一次下行负极性地闪的高速摄像资料中首次发现了下行先导和UCL的连接点在UCL的头部以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比头部与头部连接的形式要更加普遍,因此,对连接过程的连接形态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选取2008~2013年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利用WWLLN闪电定位资料、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资料、FY-2C卫星资料、LIS闪电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雷达资料,对台风闪电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不同路径台风在登陆前后,闪电活动的变化特征和差异做统计研究。结果表明,2008~ 2013年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中,中心区域的平均闪电密度较大,外雨带的平均闪电频数最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