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北缘第四纪河流地貌形成过程初探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北缘河流地貌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研究,对于恢复腾格里沙漠北缘地区的古环境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区河流阶地、河漫滩、洪积台地的野外剖面测量、样品采集等,结合研究区钻孔孢粉数据反映的气候特征以及遥感影像反应的新构造运动特征.最终确立了研究区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河流地貌通过确定河流阶地的八个形成阶段:分别为1200-1300ka BP,145-150ka BP,75-85ka BP,30ka BP,12-14ka BP,8-9ka BP,6-7ka BP,4-5ka BP.进而得出研究区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快速深切成谷阶段,时代为早更新世到中更新世中期;缓慢下切阶段,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晚期;宽谷堆积阶段,时代为全新世早期至中期.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南黄海第四系的构造变形在不同的地层层位和不同的区域大量存在,并表现出如下特征:(1)构造变形分布与构造单元边界关系密切:构造变形主要发育在南北两个盆地和中部隆起区,千里岩隆起区和勿南沙隆起区分布较少。坳陷或凹陷边界部位构造变形强烈而密集,显示其与基底边界断裂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大部分构造变形在横向上延伸有限。
会议
研究近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可显示地球气候系统在自然状态下的背景变化及可能的自然驱动力,以更好预测将来的气候变化.近年来已有很多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中国西北干旱区的研究.总体来说,相当多的证据显示小冰期时(约公元1400-1850年)气候要相对湿润,而中世纪暖期时(约公元800-1400年)相对干旱,但重建的温度变化记录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我们近年来致力于运用生物标志物,湖相长链烯酮,从湖泊沉
会议
末次冰盛期(或称之为末次盛冰期、末次冰期冰盛期,约21000年前)和全新世中期(或称之为全新世大暖期、中全新世,约6000年前)是认知轨道尺度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及成因的理想时段.近些年来,课题小组从数值模拟角度研究了两个时期全球、东亚和中国气候变化,主要结果有:相对于参考时期(工业革命前期或现代),末次冰盛期中国温度和有效降水变化在季节和区域间表现不同,年平均降温4.5℃,与地质记录定性一致但模
会议
定量测定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新生代以来的古高度历史,对研究高原隆升过程与亚洲气候变化的关系非常关键.该项目通过对伦坡拉有绝对年代控制的地层东恰剖面(53.2到18.3 Ma)进行系列采样分析,获取了该区较高分辨率的始新世-中新世早期有机物组成、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δDwax 和有机总碳同位素值δ13CToC的记录.
会议
高地山系的构造隆升被认为是影响现代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欧亚-太平洋地区,前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形的出现可以维持北半球行星尺度波型并加强西风急流及东亚冬季风环流,为新生代构造尺度亚洲气候变化提供了基本解释。然而,青藏高原虽然在规模和高度上具有绝对优势,但不能完全代表所有高地山地的贡献。蒙古高原作为亚洲大陆另一较显著地形,其可能的气候效应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大气环流模式评估了蒙古高原
会议
亚洲内陆干旱化和季风形成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副特提斯洋封闭密切相关,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亚洲环境的演变主要受控于全球气候变化。因此亚洲内陆的地质记录究竟是区域构造活动的反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缩影,需要与具有精确年代约束的海陆地质记录综合对比。兰州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西风带与东亚季风区的交汇地区,也是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过渡带,其连续、保存完整的地层为我们深入研究东亚季风和西风带的演化以及亚洲内陆
会议
渐新世一直被认为是新生代生物演化和气候变化转折点,同时涉及到青藏高原隆升和亚洲干旱-季风气候系统起源及其相互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州盆地沉积了一套厚层的红色河湖相沉积物,并富含哺乳动物化石,是研究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地点.我们通过对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咸水河组底部(该层位底部含有渐新世南坡坪动物群,地层时代比较确定)进行的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孢粉类型以喜湿或中生的乔木类为主,包括针
上新世和更新世之交,全球气候由相对稳定而温暖,转变为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发生的寒冷气候。分别研究该转折期前、后的气候变化特征是认识上新世-更新世之交气候转型事件驱动力和机制的重要环节。目前,以植物为气候代用指标开展的古气候定量化研究已成为深入认识新生代以来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理解东亚华北地区上新世气候变化特征,选取黄土高原东缘晚上新世山西榆社盆地作为切入点,以地层中埋藏的孢粉化石为代
柴达木盆地位于中国西部的干旱区域,晚新生代以来古湖主要分布在盆地西端,以内陆盐湖沉积为主.盆地西部长而连续的湖相沉积序列将为我们在长时间尺度上高分辨率地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提供绝好的机会.2008年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钻取的近1000m的沉积岩芯(SG-1),根据古地磁研究和上部砂岩体光释光的定年结果其年代范围为0.1-2.77Ma.本研究分析了钻孔沉积物酸溶组分及残渣组分和柠檬酸钠-碳酸氢钠-连二
同位素示踪在寒旱区水汽来源研究中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少及气象水文观测站点有限的青藏高原地区.本研究分析了青海湖流域大气降水的同位素时空特征,并根据同位素时空特征及NCEP-NCAR数据揭示了青海湖流域大气降水来源,最后应用二元组分模型计算了青海湖水面蒸发对流域降水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大气降水线为δ2H=7.86δ18O+15.01.温度效应显著,表现为夏季同位素相对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