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来源 :第三届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CandleCalm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等.本病多发生在气候多变,环境差的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单发或混合感染,可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10%~40%).综合施治能有效的规避或降低鸡传染性鼻炎发生带来的危害,提高养殖效益.总之,良好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完善的生物安全和卫生消毒措施的有机结合,才是防制鸡传染性鼻炎最为有效的措施。一旦发生鸡传染性鼻炎,在采取积极的治疗同时,一定要改善饲养管理,多措并举综合防治能尽量减少本病的传播,减少或降低疾病给养鸡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其他文献
研究阐明,鸡群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绦虫混感鸡痘和细菌性疾病而导致。建议目前以驱虫治疗为主,调整日粮营养水平,补肝,待鸡群完全恢复后,再做免疫。同时注意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现在天气转凉,病毒病多发,注意在疾病多发季节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对于绦虫采取合理的措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经常清扫鸡舍,及时清除鸡粪,做好防蝇灭虫工作;幼鸡与成鸡分开饲养,最后采用全进全出制;制止和控制中间宿主的孳生,饲料中添加环保型添加剂
针对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治,首先,将病猪进行隔离,采用菌特敏每头0.8毫升,头孢唑啉钠每头170毫克,一日两次,连用三天,母猪每次投喂头孢氨苄10粒,一日三次,连用5天。同时加强产房管理,接生前给母猪奶头清洗消毒。猪舍及周围环境采用二氧化氯等消毒。一周后电话回访,通过以上措施,发病猪症状好转,没有再出现死亡,半月后回访基本治愈。
在养羊的过程中,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较高,且一旦发病将可能导致羊群大范围的死亡。本文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多注意观察羊的情况,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可使用黄芪多糖、头孢类药物、替米考星或氟苯尼考进行治疗。对于食欲减退的病羊,可注射胃肠舒注射液或胃动力注射液,剂量均为5毫升。如果病羊体温升高,
通过这次疫情处置,使全体动物疾控和医务人员提高了对人感染H7N9流感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熟练掌握了人感染H7N9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方法,提高了对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救治能力,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人感染H7N9流感预防与控制、诊疗的意识以及报告与处置能力,对做到人感染H7N9流感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笔者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因此,需对已发病猪实行隔离,加强对猪舍的消毒,对病死猪及粪便及时处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营养水平,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对病猪一侧肌注全能+长效磺金,用量为各0.2毫升/千克体重;另一侧肌注圆蓝康针+头孢旺,用量为各0.2毫升/千克体重;在饲料中添加附康+灭弓尽+多维芪+皮炎清+霉可清,用量为各1千克/吨饲料,饮水中添加高热
鸡新城疫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防疫措施,防重于治。制定综合性防治措施,尤其是搞好免疫接种,确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养鸡业提供安全保障。
文章针对林下散养柴鸡疫病防控存在的养殖环境条件较差、畜禽良种化程度不高、疫病防控意识淡薄等问题,建议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同时筛选优良品种,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科学育雏放养,做好预防免疫,注意卫生,预防为主,强化宣传,科学规划等。
猪口蹄疫的发生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猪群三个环节构成,缺一不可.病畜的唾液、污物、粪尿、精液、乳汁等均可成为传染源.流通环节也可使病原得以迅速传播和扩散,造成疫病蔓延.空气和风,可以远距离传播此病毒,甚至可传到50~100公里以外.虽然口蹄疫的危害很大,但是只要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的工作,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发展.
卡氏杆菌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多继发于其他疾病感染后或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消毒工作,及时发现清除发病鸡,快速准确的诊断,合理有效使用药物,是减少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基层兽医部门,可能不能做出确切的诊断,但本病的临床典型症状应引起重视,合理用药,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做到对本病的有效防控。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一项重大疾病,属于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也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导致,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型乳房炎2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我国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更高,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