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

来源 :2016首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暨CSNR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并应用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检测技术.方法:采用RT-PCR技术,设计特定引物从太子参病株中的不同部位扩增特定片段,并且进行序列分析和比对.结果: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片段为芜菁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片段,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可靠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并且从太子参根、茎、叶和花中均检测到病毒目标序列.
其他文献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是我国各主产区面临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本文从我国药用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现状及绿色防控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必须遵循绿色发展战略,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目的:比较南北荆芥穗内含物差异,并对二者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运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南北荆芥穗内含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与此同时运用TMT标记技术,对二者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针对二者在内含物及蛋白质表达上的差异,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南北荆芥穗内含物总体相似,但部分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南荆芥中主要萜类成分呈现更高的含量.而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南荆芥具有更为活跃的光合作用体系,而三羧酸循环活性受到抑制
收集5种表型性状差异显著的铁皮石斛种质材料为研究的栽培类型,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5种不同栽培类型铁皮石斛建立指纹图谱,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计算相似度.结果显示,5种铁皮石斛栽培类型HPLC-UV色谱图标示出8个共有峰,以对照图谱为对照,5种栽培类型铁皮石斛相似度为0.983~0.998.FTIR结果显示5种铁皮石
霍山石斛是一味传统名贵中药材,其活性成分为霍山石斛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以及抗白内障等药理活性.本文综述了霍山石斛多糖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多方面的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成果;针对霍山石斛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拟建立基于生物效价检测的霍山石斛品质评价方法,为后期霍山石斛品牌的建立和产品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目的:收集甘肃不同生态区域蒙古黄芪种苗,制定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黄芪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不同生态育苗区征集到的35份蒙古黄芪种苗为研究对象,在测定种苗单株鲜重、苗粗、苗长、芽体长、芽体个数、病斑度等质量指标的基础上,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黄芪种苗等级,进一步通过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划分的等级进行验证,研究甘肃省蒙古黄芪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关系,制定分级标准.结果:甘肃省不同生态育苗
多花黄精为大宗药材之一,由于其种子有休眠的特性,为了在生产上用其种子作为繁殖材料,本研究对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进行初步研究,观察发芽过程,探讨打破休眠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水分是影响其发芽主要因素,以低温沙藏条件下用50mg/L GA3浸种3小时的打破休眠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93.33%.该研究结果切实可行,解决了生产上种苗短缺的瓶颈.
采用温室栽培遮阴控光、人工控基质水分的方式,通过测量生长指标和测试生理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光照强度和水分处理金钗石斛的生长与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相对光照75.02%、基质含水量50%和65%的处理长势较优;茎粗与新芽数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选择4个主成分对金钗石斛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评价,综合排名前三的均为相对光照强度75.02%的三个处理,第一的是基质相对含水50%的
目的:建立黄芩种子的质量分级方法.方法:对14个不同产地的黄芩种子进行净度、重量、含水量、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长度、宽度、厚度等指标的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加权评分等方法,确定黄芩种子质量分级方法.结果:以500粒重量、发芽势、生活力、发芽率、含水量为参考指标,将黄芩种子分为2级.结论: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了黄芩种子质量分级方法,为黄芩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人参根腐病为人参的主要病害,应用放线菌对人参根腐病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人参根腐病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及茄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供试病原菌,采用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平皿抑菌试验,筛选出1株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选取这株放线菌进行人参盆栽生防实验,分为致病对照、空白对照及实验组,并对各不同组人参植株的发病程度、生长参数、根系活力、防御酶活力
目的:研究钾素营养水平对当归碳氮代谢特性及相关酶的影响,探索钾素影响当归品质形成的生理机理,为当归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施K2O量150 kg/hm2(Ki5o)、300 kg/hm2(K300)和450 kg/hm2(K450)等钾素营养水平对叶盛期当归叶片中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丙酮酸激酶(PK)、蔗糖合成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