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M带P2不对称性:对ICF内爆P2模扰动的影响和烧蚀层掺杂中高Z材料对其匀滑效果

来源 :第六届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阶模内爆不对称性是阻碍NIF装置上[G.H.Miller, et al.,Nucl.Fusion 44,S228(2004)]的高脚(high-foot)内爆实验核产能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而柱腔中X辐射源的不对称性是其中主要种子之一.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金柱腔中M带的辐射不对称性也会严重影响点火靶的内爆性能[Yongsheng Li et al.,Phys.Plasmas 23,072705(2016)].在此我们通过模拟和比较X光驱动的掺锗点火靶和掺硅点火靶的内爆性能,研究烧蚀层中的中高Z掺杂元素对辐射源中金M带辐射P2不对称性的匀滑效果.结果 表明:金M带的预热效果加速了对烧蚀层的烧蚀和壳层的加速效果,P2的M带不对称性会造成负P2的热斑和壳层形状.
其他文献
最早在近红外激光场中,人们在原子中观察到阻挫电离。在这个过程中,电子隧穿后没能获得足够的漂移能量来克服原子核的吸引,从而稳定在原子高里德堡态上。后来,阻挫电离现象又在双原子分子和分子离子的解离中观察到。通过与实验小组合作,我们研究了Ar三聚体在强场中的解离动力学。实验上通过对三个解离离子动量的复合测量可以重构库伦爆炸后离子发射的几何方位。除了直接库伦爆炸的通道,也能观察到高里德堡态激发导致的非直接
圆盘型爆磁压缩发生器(DEMG)的概念最早由俄罗斯科学家V.K.Chemyshev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DEMG目前作为低电感负载上输出电流最大、输出能量最高的一类磁通量发生器,已广泛应用于聚变、固体套筒内爆、等熵压缩和流体动力学不稳定等领域的实验研究.根据圆盘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系统等效电路,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利用Matlab编写了MDEMG程序,以直径240 mm的三单元圆盘
磁驱动准等熵加载是一种利用脉冲大电流产生的随时间平滑上升的磁压力实现对材料的准等熵压缩和驱动高速飞片的实验技术,该技术在材料科学、高压物理、地球行星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基于电缆传输多路汇流概念设计而研制建立的磁驱动等熵加载装置CQ-3-MMAF.该装置由32台电容器储能,通过数百根低阻抗高电压同轴电缆传输汇流至过渡转接盘并转接成数十根传输电缆进入靶室,与靶室内的平行电极板和负载连接.CQ
会议
在间接驱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通常采用高功率激光和高Z腔壁材料(即黑腔)作用产生准黑体发射的X光源;为有效驱动内爆,对辐照X光源的强度和品质均具有较高要求。如何优化驱动源,提升X光源的强度和品质,一直是间接驱动ICF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泡沫Au靶是一种初始密度低于固体Au靶的新型材料;理论模拟研究表明其主要具有如下潜在优点:1)提高激光-X光转换效率;2)提高再发射率,降低腔壁能量漏失
使用自适应迭代算法对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VISAR)的条纹数据进行处理,去除了散斑对条纹相位读取过程中的影响,在获得清晰的条纹图样数据的同时保证了速度提取的精确性。通过对散斑产生机制的分析,丰富了干涉条纹数据图像的组成描述,奠定了去除此类噪声图样的物理基础。证明了可以使用自适应迭代的方法去除由于探针
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黑腔作为间接驱动的能量转换单元,其对聚变点火等物理实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高X射线转换效率、低黑腔壁能量损失和高辐射温度黑腔的需求,本文旨在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去合金化技术、模板技术以及脉冲电镀技术等,开展了Au黑腔内表面能量转换层低密度纳米结构化 的研究。通过控制退火时间得到了更均匀的AuCu合金;通过调控腐蚀液的浓度、腐蚀时间和腐蚀温度,实现了完整的
会议
神光Ⅲ主机装置是大型铷玻璃激光装置,6个束组,共计48束,输出的三倍频激光能量为180 kJ/10ns,具备脉冲时间波形整形能力,目前规模仅次于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主要用于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极向驱动是在间接驱动构型的激光装置,通过重瞄各束激光的位置,特别是弥补激光大入射角度时的低吸收效率,获得较均匀的辐照驱动,以研究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关键物理问题.本文首先开展了极向驱动靶丸实验设计,给出
在重离子驱动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对于X射线的压缩过程,要求重离子激发的X射线不仅有高的转化效率,还要求有良好的空间对称性。所以高能重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X射线辐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借助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CSR提供的高能离子束,我们研究了424 MeV/uC离子束轰击不同固体靶材的KX射线发射情况。测量了X射线的发射截面,并与不同的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X射线产生截面随靶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