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白云岩成因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bb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云岩占碳酸盐岩储层的一半是极其重要的的油气储层,随着现代实验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前人对于白云岩的认识研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就白云岩的成因机理,仍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问题.迄今已对西沙岛礁及其白云岩形成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钻探和研究工作,但就白云岩的成因仍存在众多争议,特别是有关铁质白云岩研究成果较为少见.本文针对西沙群岛白云岩成因环境进行研究,试图发现西沙群岛成礁以来不同深度白云岩成因环境的不同。
其他文献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最现实的地层之一,目前已在涪陵地区实现大规模商业开发.深入分析页岩气藏聚集与散失的控制因素是预测页岩气藏地质甜点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分析目前已有页岩气井的构造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含气性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页岩储层含气性特征,探讨了页岩气藏聚集与散失的宏观控制因素和微观控制机理及成藏模式.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温度和高温现场解吸实验研
碳酸盐岩储层在世界范围中储量大,开采潜力大,一直被公认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经过多年勘探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玉北及邻区多口井在奥陶系鹰山组获得工业油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随着玉北地区勘探程度的不断推进,前人对该区奥陶系储集层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成岩作用、岩溶储层特征以及主控因素研究方面.但依据储层成因划分储层类型的综合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全面的
岩石相标定方法提供了从地质角度分析水平井产能变化的一种新工具,岩石相反映了页岩气富集的差异性。岩石相是指具有岩性与古生物、有机质、硅质特征的一套岩石组合或岩性体;岩石相方法是一种在大套页岩层系中快速分层和分类、选定优质层段的新方法,可应用于压裂评层选段,体现了地质、开发、工程一体化特点。岩石相标定是在岩石相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地质与测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钻井穿行的各种具体岩石相的过程;在岩石相划分的基
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移、聚集、散失过程必然遵循流体动力学机制,因此流体动力系统又是盆地流体分析的核心问题.琼东南盆地发育显著的高温高压环境,强烈超压对天然气成藏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超压盆地中天然气成藏过程中的动力主要为浮力和剩余压力,天然气成藏动力可由剩余压力梯度和浮力梯度的和来表示,且天然气聚集效率与剩余压力梯度具有内在密切联系;同时超压盆地内流体流动主要以沿断层快速涌流为主,剩余压力又控制
通过在三江盆地开展油气勘探及古生界评价研究工作发现,三江盆地存在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等多套烃源层系。古生界烃源层主要发育在泥盆系、石炭一二叠系中,中生界烃源层系发育于侏罗系中上统、白垩系下统、白垩系上统,新生界烃源层系主要发育于古近系地层中。
本文通过对四川北部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海相沉积地层分布地区的解剖和分析,建立起四川北部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层序地层划分格架,并按层序四分原则划分出海侵体系域、凝缩层、高水位体系域和准层序.对该区早、中三叠世沉积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编制了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初步建立了广元地区早、中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指出油气在不同体系域内的生储盖规律.为建立扬子地台区三叠纪层序地层格架、提高地层划分对
台湾增生楔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微板块和南海的结合部位,是现代弧陆碰撞研究的理想场所.台湾西南海域高屏斜坡为马尼拉海湾东侧的增生岩体,内含西北-东南方向转东北-西南方向质褶皱-逆冲带横压构造.高平斜坡增积岩体的沉积物侵蚀自正快速隆起的台湾岛造山带,因为沉积速率快,并含高有机物,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分析,对该增生楔进行构造单元的划分,并分析其变形特征
压力发育范围不同程度的偏移,反映了不同时期高压流体充注方向的差异,也即说明油气运移方向不断变化。这一现象对成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区域古超压的范围远大于现今超压分布,超压波及范围大,能较快将油气输送到低压区,有利于向更远的凹陷边缘区运移。
白云岩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白云石和白云岩的成因也是碳酸盐岩岩石学中悬而未解的问题之一.在南海,发现众多盆地中生物礁油气一白云岩储层为主,因此,生物礁体中白云岩层的分布及其成因研究,对生物礁储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的白云石成因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萨布哈模式、渗流回流模式、混合水模式、海水模式埋藏模式和热液模式.不同模式对应的物理化学条件也不尽相同,可以根据M
西湖凹陷盆地是处于东海陆架盆地东部坳陷中北部第三系含油气盆地,从西向东可划分为5个构造单元,即保椒斜坡带、西部深凹带、中央背斜带、东部深凹带和东部边缘断裂带,其中西部保椒斜坡带呈狭长条带状展布,新生代沉积厚度比较大,是西湖凹陷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张远,等,2009).本文主要从现有的储层岩心测井解释资料、实测孔隙度渗透率资料、地层压力资料、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统计结果,对西湖凹陷保椒斜坡带深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