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晋中段煤炭工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汾河流域晋中段处在中国"煤海"的中部,全国煤炭供、需扇面轴心位置,是国家中部地带一个以生产能源、原材料为主要特征的重工业区域。煤炭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一直以来,煤炭工业的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一直困扰和制约着其快速发展,成为综改试验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矛盾。本文以生态学原理与产业经济学原理为依据,从流域的视角对汾河流域晋中段煤炭工业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综改试验核心区建设中解决煤炭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其他文献
为了查明汾河流域太原段古洪水发生频率与规模状况,选择汾河太原段高漫滩沉积剖面作为研究剖面,河漫滩相沉积剖面厚11.25m,以3~5 cm间距采集样品,自上而下分层采集375 个样品进行粒度组成分析,同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代资料,发现汾河太原段约2300 年来形成的高漫滩洪水沉积分层明显,对洪水的变化反映清楚,分辨率高,能够作为很好地指示洪水变化的指标.整个剖面记录了32 次规模较大的洪水.并随深
流域是一条河流的干流及其支流流过的地区,每一条河流的地理环境不同,伴随流域发展而产生出流域文化,故而每一条河流都具有其鲜明的文化色彩。流域是聚落的发源地,人类自古择水而居,并以河流为载体,在适应、改造和利用流域环境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积累,这就是文化的流域性。古村落是流域聚落演进中农耕文明的遗存,无论是村落建筑、规制、布局等物质景观,还是生产、生活方式,乃至语言、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均
利用祁连山地区12 条对湿度变化响应敏感的树轮宽度序列调查祁连山地区1700-2005 年年间的极端干旱事件,发现在过去的306 年发生了78 次中度干旱事件、15 次严重干旱事件以及5 次极端干旱事件.1920s 晚期以及1930s早期发生的干旱事件是持续事件最长的(8 年).根据树轮网络中同一年不同树轮序列的轮宽指数的差异以及树轮样点位置的调查发现此次干旱事件在1925 年在祁连山西部地区出现
任何流域系统内的聚落都有其共同的特征,聚落的变迁反映流域的历史变迁,其研究对整个流域变迁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过程中,不应只是地形、水文、气候等地理量化信息的复原,还应注重对历史上流域内人的主观因素进行归纳,类似于信仰、庙祠崇拜等信息,聚落研究中的人文关怀,即以质性研究的角度对当时居民的体验进行剖析。具体方法采用文献考证和实地考察探访,由汾河流域内分区分类考证到整片区域体验信息的归纳,与历史时期
本文在对农业多功能涵义及量化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从农产品供给功能、生态调节及约束功能、文化休闲功能三方面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汾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分区研究,并对各功能区的发展特征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各功能区发展的战略与方向。
遥感技术作为数字流域不可或缺的一种数据获取手段,对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2000 年至2014 年夏季同期逐年Landsat 卫星数据,提取汾河临汾城区段沿岸植被归一化指数,引进ICAMS(Image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System)软件定量反演该段流域治理前后河岸线的确定及植被覆被情况的变化。通过对提取的NDVI 设定不同的阈值
基于清代渭河流域县级政区的历史沿革,及现存史料(档案、方志等)的时空分布状况,选取以县级治所为基准的代表站点中的6 个站,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采用旱涝等级法重建了过去367 年渭河流域6 个站点干湿等级序列。利用小波分析、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等方法,检测了渭河流域1644~2010年的干湿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周期特征、和干湿突变点。结果显示:干湿序列存在20 年、71 年、112 年左右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改造日新月异,城市经受着一次次"手术",城市的风水格局不断改变。由"气"这一风水要素出发,针对汾河中上游的城市,分析城市改造中的气场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对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的影响,希望城市可以改造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广泛涉及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区域的土地利用,对于水源地的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水源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视角,在实地考察和农户访谈的基础上,围绕着典型村落30 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原因,本着水源地环境保
云南省内彝族多分布在山区,汉族多分布在坝区。自明清以降,坝区移民逐渐向山区迁移。在移居山区的土著化过程中,移民常常把坝区的风俗及文化活动移植于山区,实现移民群体与当地民众的融洽相处。在强行推广儒家文化时,山区村落存在暂时性的汉文化"间歇期",直至清末,以儒学为主导的汉文化才逐渐"反客为主",这在当地村民慎终追远、建造"字纸库"等促进汉文化在山区传播的具体形式中得以体现,进而说明当地民族在这一时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