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s)增殖及牙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别用含有或不含有100ng/mL的IGF1的培养液诱导SCAPs.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CAPs的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ALP的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的生成能力,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成骨及成牙相关指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s)增殖及牙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别用含有或不含有100ng/mL的IGF1的培养液诱导SCAPs.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CAPs的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ALP的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的生成能力,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成骨及成牙相关指标的变化.将经过和没有经过IGF1诱导的SCAPs细胞团块分别植入大鼠肾被膜下,比较其体内成牙成骨能力.结果:IGF1诱导以后,SCAPs的增殖能力、ALP活性以及基质矿化能力均得到增强.此外相对于没有经过IGF1处理的细胞,处理以后的SCAPs中与成骨相关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如ALP、RUNX2、Osterix以及骨钙蛋白,但是成牙相关的特异性标志物牙本质涎蛋白和牙本质涎磷蛋白的表达量却有所下降.体内移植实验同样表明经过IGF1处理后的SCAPs细胞团在体内主要生成骨样组织,而没有处理过的细胞团主要生成骨样牙本质样结构.结论:IGF1可以促进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及骨向分化能力.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SCAPs的分化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我们对于复杂的口腔微生物群落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因此龋病的微生物病因学一直存在争议.新一代的DNA测序技术对于口腔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认识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探查工具,使我们有机会得以分别探索健康的和龋活跃状态下的口腔菌群图谱,从整体角度衡量疾病和健康状态的菌群构成差异,这对认识龋病微生物病因学非常重要,也为以后诊断工具的开发及龋病风险评估奠定基础.方法:
目的:观察由没食子酸、厚朴酚及白芨多糖三者配伍制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对粘性放线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复方中药制剂对游离状态下粘性放线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研究复方中药制剂对生物膜状态的黏性放线菌的灭菌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制剂对游离状态下的黏性放线菌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在使用中药制剂前后黏性放线菌生物膜活菌百分比显著下降。结
目的:将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A区编码基因spap/A和葡糖基转移酶催化区(CAT) 编码基因gtfB/CAT的序列克隆到真核载体pVAX1中,构建spap/A-gtfB/CAT嵌合质粒pVAX1-SG,并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COS-7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SG;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至COS-7细胞中,然后经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结
目的:获得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与其亲代菌株的差异蛋白。方法:制备变形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蛋白溶液,胰蛋白酶酶解,对酶解产物进行在线色谱分离并连接质谱分析,利用Decyder MS软件和SEQUEST软件分析质谱数据。结果:发现并鉴定了明显差异蛋白67种,其中包括了部分致龋毒力因子。与粘附有关的2种,为葡萄糖基转移酶和细胞表面粘附素PAC,其中葡萄糖基转移酶S表达上调,葡萄糖基转移酶Ⅰ、葡萄糖基
目的:观察燃煤型氟斑牙大鼠成釉细胞显微、亚显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选择50只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水氟组、对照组5组,每组1 0只,雌雄各5只,分笼喂养,自由饮食。约3个月后处死动物,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透射电镜观察成釉细胞的结构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切牙成釉细胞发生排列紊乱,高度变矮,细胞扭曲变形,可见空泡性变,Tomes
目的:利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测试临床中常用的5种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方法:取1 0颗新鲜拔除且牙体组织完整大小相似的下颌第三磨牙,制备MO洞,洞宽为颊舌牙尖距的1/4,洞深为2 mm,然后用LOT 0809121,LOT 6018,LOT 1370,LOT 8100,LOT 4762树脂随机充填窝洞(除LOT 4762采用其自带的粘接剂,其余都采用G-BOND粘接剂处理洞壁),在400m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