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两域市-襄阳市和唐山市空气质量对比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来源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南北方两城市襄阳市和唐山市空气质量,探讨其差异性成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通过空气质量报告相关网站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襄阳市和唐山市2014-2016年空气污染物浓度资料、污染物浓度变化及空气质量指数等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PM2.5和PM10等污染物受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双重影响,北方比南方污染较严重,同一地域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2.5质量浓度春季略低于秋季,PM10质量浓度春季高于秋季;冬季北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PM2.5、PM10、和SO2等污染物超标严重. 结论:南方城市襄阳市整体空气质量要优于北方城市唐山市,但2016年襄阳市臭氧浓度高于唐山市.建议在道路两边栽种防沙固土的绿植,加强生态建设,增强工地污染的监督检测;加快生物发电、动力发电等领域的研究,减少热能发电从而减少燃煤等造成空气污染;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考虑到生态环境,城市建设与保护环境相结合,从而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工厂废弃物的处理和污气排放的监控;推动环保车辆的投入与使用,节能减排。
其他文献
近年颱風常帶來高強度及長延時之超大降雨,花東縱谷土地狹長、聚落多集中谷口山麓下,各地區常遭遇土石災害,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及公共建設破壞之天災。政府為因應災害常態化現象,提高易致災鄰近土石流潛勢溪流的聚落的防禦能力,引用日本自主防災宣導觀念,舉辦各種凝聚自主防災力量、提升自主防災意識的活動。本研究以北中南區四所國小結合社區的方式,進行土石流防災教育宣導,應用參與觀察法記述宣導教育的成效,並分析參與者的
会议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是该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安全的根本途径.而该区土壤贫瘠,特别是C、N、P 等植物所需基本元素的亏缺制约着当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生态化学计量学可将这些植物所需的基本元素结合起来,着重研究不同化学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为此,本研究选取了三种主要草本群落(长芒草、铁杆蒿、白羊草)和两种人工林群落(刺槐、柠条),对不同群落的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土壤化学计量(C/
会议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determines leap-forward changes of social,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and embodies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This thesis analyzes Two-Oriented Society as well as t
会议
Throughout worldwide,earthquakes have deprived lots of life and property.However,earthquakes cannot be predicted precisely in terms of the epicenter,time,seismic scale,and depth with various means.The
会议
时空变异研究是许多地学研究的基础,并使得地学相关研究复杂化.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次洪平均含沙量基本稳定,表现出时间上不变性的特征, 因此次洪总水量和总沙量可以用比例函数来表示(Zheng,M.G.,Cai,Q.G.,Cheng,Q.J.,2008.Modelling the runoff –sediment yield relationship using a proportional
会议
山地草甸是极易受外界干扰力影响而发生退化的具有较高脆弱性特点的植被类型。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已经使武功山脆弱的山地草甸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项艰巨任务,它需要考虑到所要恢复的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多样性和其动态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武功山退化山地草甸生态系统恢复所面临的挑战是利用生态演替理论来完成并加速恢复进程,恢复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维持的,由不同的群落或生态系统组成的能够满足
会议
针对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开发基于空间技术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信息管理工具。实现对小流域治理措施的空间化查询与展示、对流域档案资料的上报与管理、对工程实施进度的监督控制等功能。本系统的建成为管理部门提高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能力提供有力的数据与技术支撑。
会议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利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之变化,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榆林市12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的主控因子,剖析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及驱动因素在区域分布的差异.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政策制度因素,经济发展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我国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开展定量分析,并结合目前我国总量控制的主要工作,研究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关联性,定量分析各项工作的贡献.结果表明,总量控制制度对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作用效果与自然因素作用效果基本相当;总量控制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次是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控制污染排放、强化环保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升;单纯开展点源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无法显著改善水环境质量.
本文介绍了城市环境空间管控的概念内涵,通过对波特兰、斯德哥尔摩、伦敦、纽约等城市的空间管控体系的研究,总结了欧美城市环境空间管控发展策略,即集约型策略、疏散型策略、优化型策略和协调性策略.我国城市环境空间管控滞后于城市化发展,城市的发展布局、重大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与环境空间格局不匹配,出现了城镇建设不断挤占生态空间、城市绿地布局不完善等问题.对比我国城市环境空间管控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借鉴欧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