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与透明质酸钠序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与透明质酸钠序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随访研究,男27例,女37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第一周接受糖皮质激素(得宝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后连续两周改为透明质酸钠(阿尔治)治疗;对照组连续三周均接受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每次注射治疗前、第三次治疗后一周以及治疗六个月后的膝关节严重程度及其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并利用t检验以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WOMAC总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功能评分等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且迅速;六个月后WOMAC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实验组的WOMAC评分仍显著小于治疗前的评分(P<0.05),但对照组的WOMAC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皮质激素(得宝松)与透明质酸钠(阿尔治)序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半年期效果优于单纯透明质酸钠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胫骨内侧锁定钢板外置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软组织保护疗效.方法 自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采用胫骨内侧锁定钢板外置的方法治疗软组织条件特殊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病例7例,男4例,女3例;年龄62~84岁,平均78岁;体重39~68 Kg,平均51.4 kg;左侧3例,右侧4例;皮肤病3例,低体重骨髂细小皮薄4例;神经性皮炎2例,银屑病1例.骨折按照AO/OTA分型:42A1型2例,42
目的:探讨治疗肱骨髁间严重关节内骨折时,尺神经前移与尺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43例AO分型C3型肱骨髁间骨折,,男18例,女25例,平均53.2岁.左侧23例,右侧20例;车祸及摔伤41例,其他2例.开放骨折5例(Custilo Ⅰ型3例,Ⅱ型2例),皮肤挫伤2例,多发伤5例,合并原发性尺神经损伤1例.,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V型截骨,肱骨髁间骨折采用双锁定钢板垂直固定,尺骨鹰嘴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随
目的 研究3D打印接力导板在胫骨远端关节内不规则骨折畸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一例后踝骨折线在胫骨远端关节内呈"Z"形走向波及内踝,并使内踝冠状面纵裂的踝关节旋后外旋IV度骨折畸形愈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将其CT数据在Mimics软件下重建出踝关节三维数据模型,经布尔运算、切割后获得导航模板外壳,利用mimics MedCAD模块设计出先后套用共同定位克氏针的定位导板和截骨导板,以STL格式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经后路有限切开减压、USS系统固定联合病椎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治疗有病变节段有限减压、USS系统重建脊柱序列稳定性、联合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椎间隙后凸型腰4退变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TLIF手术治疗且有2年以上随访的137例Ⅰ~Ⅱ度退变性L4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24例、女11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2岁).根据在全脊柱侧位X片滑脱椎间隙的开放方向分为后凸型滑脱组和非后凸型滑脱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测量滑脱率、滑脱角、前方椎间隙高度、后
目的 研究分析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严重粉碎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我院创伤骨科2010年1月~2015年4月收治严重粉碎肱骨髁间骨折55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22~57岁(平均35.1岁).术前常规摄片检查,常规CT平扫及重建,和患者充分沟通后待局部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手术.术中侧卧位,肘关节后侧入路,充分保护尺神经后,在尺骨鹰嘴两枚克氏针钻孔,用摆锯及骨刀经尺骨鹰嘴Ⅴ型截
目的: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由于伴有喙锁韧带损伤常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多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随访发现术后由于跨关节固定,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痛苦,我科自2009年12月至2015年5月对此类51例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对此类患者回顾来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此类骨折的手术,疗效及临床应用。
目的:肩部受到创伤后,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和肩袖撕裂是两种常见的病理改变。两种病变不同,处理方式也不相同。然而对于创伤后,何种情况下发生大结节撕脱骨折,何种情况下发生肩袖撕裂,两者的影响因素有何差异,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比较创伤导致的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和肩袖撕裂影响因素的差异,为更好更合理的处理两种病变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创伤性
目的 探讨采用一种新的非髂骨截骨的经腹股沟下的骨盆前方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尤其是累及前壁和臼唇或并股骨头颈骨折的髋臼骨折的优点。方法 通过解剖学研究将腹股沟下入路进一步改良,并应用于临床,2010年5月~2015年3月,67例患者接受了经改良髂腹股沟下入路或改良髂腹股沟下+Kocher-Langenbeck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对67例采用改良后的髂腹股沟下入路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统
目的 探讨膝内侧胫骨结节上截骨与胫骨结节下截骨(结节下0.5-1.0cm)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于2006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从我院胫骨内侧开放截骨的病例中,随机抽取50例胫骨结节上截骨病例,50例胫骨结节下截骨病例,进行测量和回访对比、数据分析,分别命名为组一:胫骨结节上截骨组,组二:胫骨结节下截骨组,回顾分析两组的年龄、性别、肥胖、畸形角度、骨关节炎程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