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67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确诊DLBCL的18例老年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Ki-67低表达组(≤75%)和高表达组(>75%)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个月和21.5个月.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PFS)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75%为界Ki-67表达水平与老年DLBCL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
其他文献
简要叙述了本科室火针及中药面膜的操作以及中药面膜的组成,论述了其作用机制,并阐述了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是治疗寻常型痤疮简便有效的方法:先行火针疗法,后行面膜治疗以增加疗效,部分患者不耐受,亦可先行面膜治疗,后予火针疗法。应用自制中药面膜,主要成分有白芷、三七粉、西洋参粉、丹参、石膏、白及粉、珍珠粉等,先将药物洗净、烘干,研成极细末,每15g加入软膜基质粉1Og,塑料袋密封备用。操作时,患者先彻底洁面,
光泽苔藓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较少见的无自觉症状的慢性炎症性丘疹性皮肤病。具有特殊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性别无明显差异或男性略多见,家族性发病少见。皮损多呈一致性针尖至粟粒大的圆形或平顶的坚实发亮的丘疹。呈正常皮色、淡白色、银白色、粉红色或淡黄色,闪烁发光,孤立存在,从不融合,覆有少量的细小白色鳞屑。通常无自觉症状,偶尔有瘙痒。本病好发于阴茎、龟头、下腹部、前臂、胸部、大腿
活血化瘀法是指用活血祛瘀的药物疏通瘀阻,使血液得以流畅的治疗方法。瘀血在损容性疾病可见多种临床表现,如粉刺、黄褐斑、斑秃、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瘢痕疙瘩、激素依赖性皮炎等。表现出瘀血症特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势必停而为瘀,皮肤肌肉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则面色无华,甚至导致面部疾病的发生。临床上根据正气的强弱,病邪的性质,以及疾病的轻重缓急,按中医理论分清标本虚实,辨明病邪和正气等具体情况选择遣方用药。中医
会议
目的: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Ar-He targeted cryoablation)结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原发性肝癌55例,继发性肝癌17例,合并肝硬化35例,均行氩氦刀超低温冷冻治疗,其中36例术后加中药治疗.结果:36例单纯超低温冷冻消融治疗患者与36例冷冻术后加中药治疗的病人,均不同程度的恢复了生活能力,延长了生命.但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会议
众所周知,晚期癌症患者的最突出的两大症状临床上非常棘手,一是高热不退;二是疼痛难忍。笔者临证多年加之20世纪70年代经北京(余桂清、段凤舞、张代钊及中国医科院日坛医院)诸师栽培,边读书、边临证、细查病情、深究病因悟出一个道理:肿瘤的发病因素则为阳气衰微,阴邪过盛,继而造成阳气不行,气血瘀滞,久而久之结而成块。即中医所称的七徵、八瘕、九聚等名目繁多之肿瘤病。治疗上以扶阳温通为主,再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
会议
"灭瘤丸"能有效地对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及其他的疑难杂症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手术前后调补身体,增强抵抗能力,放、化疗前中后调整身体,减除毒副作用,促进早日康复,能有效的活化免疫细胞,击退肿瘤细胞,发挥增强免疫力的效果,提升免疫细胞的攻击力,显著出现杀伤肿瘤细胞,引起瘤细胞死亡,调节肿瘤细胞的异常代谢,使其趋于正常,增强抗癌能力或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能有效的防止
会议
目的:比较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观察健康人CIK细胞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无菌采集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各10份,常规制备CIK细胞,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两者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者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两者对K562和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用健康人CIK细胞对12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结果:健康人CIK细胞的
目的: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例老年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化疗方案选择及疗效,并结合电话随访收集患者生存资料.结果:15例中位年龄84岁;所有患者合并至少2种其他疾病,其中以高血压病和冠状动脉粥样
目的:通过观察滤泡性淋巴瘤(FL)治疗前、中期SUVmax的变化情况,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PET/CT显像的方法测量47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期结束后的SUVmax值.应用t检验,X2检验及生存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治疗前、中期SUVmax的变化情况与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未复发患者组SUVmax变化率(△SUVmax%)均值与复发患者组的△SUVmax%均值比较,二者间差
目的:本研究探讨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血液科收治的30例老年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化疗方案选择及临床反应,并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对相关预后因素(包括年龄、I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