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磷水系河流沉积物矿物吸附铀的探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学者在铀吸附研究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对于富磷体系铀吸附的研究还比较少见.铀元素和磷元素具有极强的络合作用,绵远河流经清平磷矿区,磷酸盐的加入对铀吸附行为具有较大影响[2].
其他文献
99Tc 是长寿命裂变产物,半衰期为2.13×105 年,因其较高的裂变产额(235U 的热中子产额为6.1 %)和较强的流动性(通常以TcO4-的形式存在),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安全评价中备受关注,是重点考察的关键放射性核素之一.建立对不同环境样品中99Tc 的分析方法,是准确评价99Tc 在地质环境中迁移行为的主要途径,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议
福岛事故发生至今,尽管污水处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去污效果,然而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次固体废物(主要为核素的废弃吸附剂,储存量高达约1.1×104m3) [],目前仍未有一个妥善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因此,提高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固体废物的发生量以及固体废物的安全高效处理和处置技术的研发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将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后,进行地质处置是现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会议
铀是一种重要的锕系元素,其具有天然放射性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1].铀是一种重要的核电资源,随着人们能源需求的不断提高,整个世界对于铀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于铀资源的安全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会议
为切实掌握福岛核泄漏事故对西太平洋及中国管辖海域的影响,实现对放射性污染有效监测预警,2011-2016 年,国家海洋局在日本以东140 余万平方公里的西太平海域及中国管辖海域共实施了12 个航次的监测工作,监测面积累计超过1000 万平方公里,监测站位累计近500 个,航程100000余海里,获取了包括放射性、生物、化学、地质等学科在内的海洋环境样品2 万8 千多个,监测要素包括134Cs、13
会议
随着核技术应用和核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锕系氟化物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1].锕系氟化物的化学性质对于理解和预测锕系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迁移等化学行为十分重要.由于锕系化合物具有强放射性和高毒性,实验室研究锕系化合物面临许多困难,因此,理论模拟是研究锕系化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会议
基于膦酸锆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通常都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可以被应用于极端条件下.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这类化合物结晶性差,很难获得精确的结构信息.另外,由于缺乏零维的膦酸锆构筑单元,导致这类化合物的可设计性极大地落后于相应的羧酸锆MOFs 化合物.
会议
随着核能的快速发展,乏燃料后处理尤其是高放废液的安全处理与处置对于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放废液是PUREX(Plutonium and URanium EXtraction)流程排出的废液,其中仍有少量的铀和钚、次锕系元素及其长寿命裂变元素,如不妥善处理可对环境构成长期危害.
会议
钍离子(Th4+)作为最"软"(电荷密度高、离子半径大)的四价离子,及易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形成羟联和氧联的分子簇.水溶液的温度、酸度以及离子浓度等参数对多聚体团簇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多聚体团簇的形成以及它们的聚合数及尺寸对于钍离子的环境迁移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会议
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会发生以下环境行为,如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介质上的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行为,放射性核素和环境介质的界面相互作用与其在环境介质上的化学种态与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介质上的界面相互作用随环境条件改变会发生变化,这与放射性核素在界面上的化学形态和微观结构有关(图1).
会议
我国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报告称目前Pb含量超标仍是茶叶主要质量问题之一[1].Pb 是一种高蓄积性、多亲和性的生理性、神经性毒物,亦毒害于人体所有重要的器官和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毒害尤为严重[2].茶叶中Sr 过量摄入人体内时,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影响骺板生长软骨的代谢及其氨基多糖和胶原大分子物质的合成以及结构上的改变,导致Sr 佝偻病的产生[2],在造骨活动旺盛的骨端及新生儿骨骼上,曾证实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