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分别从肉用山羊育肥目的、圈舍改扩建要求、育肥前准备、育肥方式和方法、育肥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肉用山羊育肥效果的关键技术措施,旨在为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全面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现代养羊科技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机 构】
:
凉山州畜科所 四川,西昌 615042 西昌华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西昌 615000
【出 处】
: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从肉用山羊育肥目的、圈舍改扩建要求、育肥前准备、育肥方式和方法、育肥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肉用山羊育肥效果的关键技术措施,旨在为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全面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现代养羊科技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鸡的产蛋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众多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候选基因都与产蛋性状有密切关系,其中促卵泡激素(FSH)和多巴胺(DA)都是重要因子。促卵泡激素(FSH)是由动物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在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生殖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多巴胺(D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神经递质,对人及其它动物神经系统、内分泌和繁殖起着重要调节作用。Youngren等研究报道鸟类DA通过
在脊椎动物“垂体一甲状腺轴”中,垂体来源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中表达的TSH受体(TSHR)的相互作用非常关键。最新研究表明,在红色原鸡与驯化家鸡的基因组比对分析中,发现TSHR的一个氨基酸替代突变,即氨基酸残基558上的甘氨酸(G558)突变为精氨酸(R558)。该甘氨酸残基在所有已知脊椎动物(包括原鸡)的TSHR以及TSHR受体家族其他成员中十分保守。但在所有驯化家鸡中突变为精氨酸。
在抗病力的研究中,一般需要将病原感染实验对象,这样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求对病原微生物进行严格控制。另外,使健康的动物感染病原有损动物福利。因而寻找与疾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成为抗病育种的研究热点。作为抗病力重要功能候选基因的TLR2能识别病原微生物并诱导后续的免疫反应,在宿主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同时,TLR2基因的多态性影响所编码蛋白对病原的识别,与机体抗病力存在关联。因此,进行TL
通过临床及组织病理学方法确诊一例骡耳部肉芽肿,经手术摘除后痊愈。动物体表肉芽肿较为少见,且极易与肿瘤相混淆,本文对体表肉芽肿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近年来根据鸽ZW染色体上CHD基因鉴别性别的PCR方法效果较好,但不足之处在于性别鉴定用DNA模板大多采用常规方法从血液样本或多根主翼羽羽髓中提取,抽取动物血样或拨取多根主翼羽易对鸟类或鸽造成伤害;DNA提取常规方法提取过程繁琐,而且不能确保DNA提取的一次性成功。为此,利用CHD重新设计引物,并辅以本实验室的微量动物细胞基因组DNA模板制备液(DNAMiniExtract)提取鸽微量羽髓细胞DN
为改善猪肉的品质,使肉质细嫩,加快猪的生长与肥育,给猪去势是直接有效的措施。相关研究认为,公仔猪在1~2周龄去势其断奶增重较好。本文选择10日龄杜大长公仔猪进行不同去势比较试验,研究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对公仔猪28日龄断奶重和70日龄体重的影响。
创伤性网胃炎是奶牛的临床常见病,多由于吞入铁丝、铁钉或缝衣针等金属尖锐异物所致,因为牛采食迅速,咀嚼不充分,舌黏膜和颊黏膜上朝向后方的角质化的长乳头使口腔感觉迟钝,食入异物不易脱落。异物进入瘤胃内,由于网胃体积小,收缩力强,特别是网胃的第二相收缩时,网胃腔几乎消失,致使尖锐异物刺伤或穿透网胃壁。
奶牛皱胃左侧变位经翻转复位治疗后易复发,本研究采用自制"线钉”通过套管针将翻转复位后的皱胃固定在腹壁上,治愈5头皱胃左侧变位奶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探索出一种经济实用的新途径。
对规模化养鸭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监测。结果显示养殖场夏季空气中细菌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季节(P0.05)。
研究了兔粪和菌渣混合物在堆肥过程中温度、水分、酸碱度(pH)、碳氮比(C,N)、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大肠杆菌和种子发芽指数(GI)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各组高温期温度均能维持5天以上,能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各组有机质相对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堆肥结束时,有机质均稳定在35%左右;TN、TP和TK总体呈上升趋势,试验组总养分稍低于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