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介绍介入技术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①单侧胸膜腔瘘17例,采用胸腔引流管、胃管、空肠营养管"三管法";②3例胸腔瘘合并纵隔瘘的患者,纵膈内窦腔范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介入技术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①单侧胸膜腔瘘17例,采用胸腔引流管、胃管、空肠营养管"三管法";②3例胸腔瘘合并纵隔瘘的患者,纵膈内窦腔范围较大,有引流不畅的残腔的患者,采用胸腔引流管、胃管、空肠营养管、纵膈内窦腔冲洗管"四管法";③2例纵隔瘘患者,窦腔在纵隔内范围细、长,冲洗导管不易置放的患者,1例合并窦腔--左主支气管瘘的患者,经导管注人医用生物胶,填塞窦腔.④3例胸腔胃--纵隔瘘的患者,先放置窦腔冲洗导管,再放置暂时性蘑菇状内支架,待瘘口愈合,再拔出支架;结果:26例吻合口瘘患者,2例因严重胸腔和肺部感染,造成全身衰竭,分别于术后20天、35天死亡.其余24例均治愈出院.死亡率7%,治愈率93%.结论 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中,介人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无严重并发症、花费低、创伤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PVP和PKP治疗椎体转移瘤所致腰背部疼痛的临床效果和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14例共计21节椎体,其中肺癌转移3例6节椎体,肝癌
目的 探索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采用PTCD引流,一周后植入胆道支架及125I粒子。记录手术成功率、并发症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单纯胆道支架植入与支架联合胆道腔内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恶性梗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肿物定性中的实用价值,以期总结其最适病症,提高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成功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0例穿刺活检病例,包括肺穿(中心型、周围
脊柱感染临床较少见、症状常不典型,诊断较困难、治疗时间长,预后复杂,常伴不同的并发症。本文就脊柱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目的 探寻椎体压缩骨折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他椎体再骨折的风险因素及建立评价再骨折风险的评分系统。方法 我们入组了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别在A医院(实验组)
目的 探寻椎体压缩骨折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他椎体再骨折的风险因素及建立评价再骨折风险的评分系统。方法 我们入组了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别在A医院(实验组)
目的 报道一例微波消融周围型肺癌致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重度皮下气肿的并发症处理经验.病例经过患者,女,70岁,诊断为左上肺周围型肺癌,大小2.8*2.4*1.8cm,病灶距离胸膜最短
目的 评价在DSA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PTGCD)治疗老年性急性胆囊炎或合并重症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三年来通过PTGCD治疗的18例老年急性胆囊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途径进行恶性梗阻性黄疸胆管内射频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2月至9月共9名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射频治疗.单次消融射频时间为60s-1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