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HIV感染者的早期中医药干预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感染HIV后,有相当长的时间处于无症状HIV感染期,即潜伏期,此期患者虽无明显的相关症状,但机体的免疫功能却不断下降,一旦下降到一定程度,便进入艾滋病期,最终死亡。而此期很多患者又达不到HAART治疗标准,只能任其发展。中医注重从整体上调节人的脏腑机能,增强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于处于艾滋病潜伏期的患者,给予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的预后。因此,对于无症状HIV感染者,在早期用中医药对其采取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机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长期带毒生存。
其他文献
通过动物试验,观察扶正逐毒丸的急性毒性及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扶正逐毒丸小鼠灌胃给药后,未发现急性毒性,对免疫抑制小鼠的CD4和CD8细胞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提高CD4和CD8细胞的百分数含量,能够诱生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机体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
目的:观察扶正捧毒片对无症状HIV感染者血浆MBL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测服用扶正排毒片的无症状HIV感染者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6个月的血浆MBL水平,并检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MBL作为健康对照,比较服用扶正排毒片前后血浆MBL的变化,并与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结果:服用扶正排毒片的无症状HIV感染者血浆MBL在入选、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与健康体检者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HIV/AIDS蹂躏人类已28年,为防治HIV/AIDS中国政府已把艾滋病列为国家重大传染病进行防治和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以期早日攻克此顽疾。为施治HIV/AIDS需要了解疾病的本质。通过多年来工作,作者了解猴SIV/SAIDS与人的HIV/AIDS有许多相似之处。猴的SIV/SAIDS模型可供研究人类HIVlAIDS使用。
目的:观察还原离子仪辅助治疗AIDS/HI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AIDS/HIV感染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AIDS/HIV感染者,随机分为4组。A组20例,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加还原离子仪联合治疗;B组10例,采用单一还原离子仪治疗;C组20例,单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治疗;D组10例,未采用任何方法治疗。治疗观察时间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A和B组CD4+T细胞计数
目的:研究依非韦仑(EFV)的血浆浓度与细胞色素P450 286(CYP2B6)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GOLC系统测定深圳市东湖医院艾滋病专科门诊68例患者服用EFV后8-12小时的EFV血浆浓度,用RT-PCR法检测所有患者的CYP2B6 516位点的G>T基因频率。结果:CYP2B6 516位点的基因型39倒是GG型,26例是GT型,3例是TT型,各组EFV的血浆浓度分别是3.3±112μ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唐草片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唐草片具有较好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甩,且呈剂量依赖性。采用大孔树脂对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了分离等初步研究,发现其中所含的总黄酮类成分作用较强。
目的:探讨三升胶囊对艾滋病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 34例艾滋病病例在抗病毒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三升胶囊治疗2个月,观察外周血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2月后,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三升胶囊辅助治疗艾滋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及血细胞减少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广泛关注,对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中药在价格合适,疗效显著上更具有优势。本文从抗艾滋病单味中药的筛选和研究,中药组方临床应用研究和中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三个方面概述中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了解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方法: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证候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文献资料从证候分布和证候组成的症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从病例频次统计,证候依次是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气虚血瘀,气血两虚、热盛痰蒙等。症状频次依次是乏力、皮疹、发热、咳嗽、腹泻、胸闷、纳呆、自汗、头痛、消瘦。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分析,艾滋病中医常见证候分布以气阴两虚,湿
目的:探索心理疏导在中医药辨证论治艾滋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心理疏导,饮食调养,移情易性,心理咨询,政策帮扶,五行生克,关爱患者等具体手段。结果:用心理疏导方法,消除和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不良精神状况。结论:心理疏导在艾滋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值得进一步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