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广西红树林的总面积达5654 hm2,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红树林省区之首,具有分布广、面积大、生境多样复杂、生态景观奇特、地理位置特殊等特点.自上世纪八
【机 构】
: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出 处】
:
2015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红树林的总面积达5654 hm2,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红树林省区之首,具有分布广、面积大、生境多样复杂、生态景观奇特、地理位置特殊等特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对该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截至目前,广西红树林区已记录大型底栖动物262种,隶属10门16纲89科168属.其中,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共计217种,占总种数的82.83%,是该地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北海市与防城港市的底质均以泥质为主、林带宽度大且群落类型丰富,而钦州市的红树林区多为砾石滩且林带窄,故前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高,后者与前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低.另外,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入侵也是影响广西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不同的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不同,其生物量随着互花米草群落入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在入侵约一年的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升高,而在入侵二十年以上的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下降.
其他文献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对水稻产生危害严重,重要原因之一是田间二化螟种群世代重叠严重,导致难以得到有效防控。认识二化螟世代重叠形成的原因,对于有效防控二化螟
异蚤蝇属Megaselia是双翅目Diptera蚤蝇科Phoridae中最大的类群,体型较小,具典型性二型现象,超过60%为单性种类。在此基础上划分建立的属内阶元和分类系统存在较大争议,因此面
在研究中国潜蛾科昆虫区系分类的过程中,发现中国新纪录种7个,描述了形态特征.现将名录及其寄主植物和地理分布报道如下.(1)桂樱潜蛾Lyonetia bakuchia Kuroko,1964 寄主植物
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昆虫最古老的类群之一,因其幼虫头部具有一对复眼,而被认为是研究全变态昆虫进化起源的关键类群。长翅目幼虫包括蛃型、蝎型、和蛴螬型,食性涵盖肉
突眼实蝇(the stalk-eyed fruit flies)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狭腹实蝇族Adramini,复眼位于头部突起的细长眼柄上,形态奇特;下分2属,突眼实蝇属Pelmatops
摇蚊科隶属于昆虫纲双翅目,广布于全球各大地理分布区。中国知网记录仅仅几篇,主要涉及DNA条形码技术在摇蚊物种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上的应用;2007~2014年间,Springer、Wile
本研究报道了中国广义蚕蛾科共77种,隶属于3亚科25属,占据全世界已记载种类的五分之一以上.创建了3个新属、发现了10个新种:斑蚕蛾属Valvaribifidum Wang,X.,Huang & Wang
稻田节肢动物是稻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效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指示作用.对其种类快速准确的鉴定是探讨水稻害虫的发生发展,
划定海洋生态红线是当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是海洋生态红线区的核心部分,选划方法尚处探索阶段。本文首先探讨了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的定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