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嵌段聚合物/液晶小分子共混体系的本体与界面组装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液晶共聚物的界面组装并实现可控的纳米图案是液晶材料应用的热点问题。我们通过将近晶相-向列相双液晶嵌段聚合物(S-N)与向列相液晶小分子5CB 共混,获得了全液晶属性的S-N/5CB 共混体系。该体系在较宽浓度范围内可形成宏观的均相体系,在纳米尺度仍保持规整的自组装多级结构。在复合物体系自组装过程中,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与聚合物的浓度,我们观察到了层状与柱状结构间的溶致与热致相转变,进而构建了S-N/5CB 体系中随浓度和温度变化的结构相图,并探究了液晶高分子与5CB 共混体系自组装的物理过程。将共混体系制备成薄膜,我们研究了5CB 的引入对液晶嵌段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定向诱导作用。实验发现,纯S-N 样品薄膜中的柱状或层状相均平行于基板排列。引入5CB 后,可诱导S-N 水平配向的结构转变为垂直配向,从中表明了液晶分子对调控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和相分离形貌的关键作用,为液晶材料的可控界面组装提供了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IE)的液晶高分子.首先合成了一系类基于“甲壳”效应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IE)的液晶高分子,并用GPC、核磁等实验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进一步DSC、PLM、WAXD、UV-Vis、PL 等实验结果表明,其柔性间隔基的长度对于该系列样品的相行为、相结构都及光物理性质均具有重要的影响.UV-Vis、PL 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所有聚合物具有明显的AIE 现象,
形状记忆水凝胶是一类具有特殊的刺激响应的软物质材料,通过外界的刺激,它可以从临时形状恢复至永久形状。这种水凝胶在组织工程学、药物释放、柔性驱动器、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一系列潜在的应用。我们以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以锂藻土Laponite 为交联剂,并加入了氧化石墨烯(GO),制备出了一种物理交联的形状记忆水凝胶。将凝胶在 80℃下浸泡1 min,然后在冰水中浸泡5 min 以固定临时形状。
液晶态是介于晶态和液态之间的聚集态,既表现出晶体的各向异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流动性赋予液晶快速的外场响应能力,但也成为柔性液晶器件发展的障碍。液晶物理凝胶通过非共价键自组装形成的三维纤维网络对液晶凝胶化,在保持液晶快速电光响应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液晶材料的机械稳定性,避免了液晶的任意流动,有利于柔性液晶器件的制备。本文选用1,4-苯二甲酰胺苯丙氨酸衍生物为手性凝胶因子,以向列相液晶4-正戊基-4′
多层聚电解质胶囊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水处理,食物和化妆品加工,以及药物释放和组织工程.传统的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胶囊的方法有LBL 自组装技术和乳液聚合,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多步或者使用有机溶剂的缺点.因此,发展一种简单的生物友好水环境中制备多层聚电解质胶囊的方法仍是一个挑战.本文我们将壳聚糖溶液滴加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发现在二者的接触界面形成一层络合层,阻止两种溶液的混合.在渗透压的作用下,壳聚
受贻贝启发,我们采用“一锅法”制备了一种具有高形状固定率和高形状恢复速率的多巴胺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通过将水凝胶浸泡在FeCl3 溶液中30 s 引入Fe3+,然后在NaOH 溶液中固定20 s 使Fe3+与多巴胺甲基丙烯酰胺形成tris-complex 即可获得临时形状,再放入HCl 溶液中60 s 使tris-complex 解离成mono-complex 即可实现形状恢复。溶胀和Fe3+络合
本文使用超灵敏差分交流芯片量热仪对聚苯乙烯超薄膜在不同热历史下的动力学玻璃化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高分子量聚苯乙烯超薄膜的动力学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随膜厚及降温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低分子量聚苯乙烯超薄膜,它的动力学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仅随膜厚的降低而降低,同时还随着降温速率的升高而降低。我们还发现,降温速率变化所导致的动力学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量随着膜厚的降低而增加。无辐射荧光能量转移法可灵敏
本工作通过在传统聚两性电解质水凝胶中以弱电解质甲基丙烯酸MAA 代替部分强电解质对苯乙烯磺酸钠NaSS制备得到了由[3-(甲基丙烯酰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PTC、NaSS、MAA 共聚的水凝胶,该凝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和独特的自发驱动功能。该凝胶在NaOH 中强度下降;将凝胶再放入HCl 后强度又提高,此过程可重复进行。我们利用此性质实现凝胶在酸碱中的形状记忆过程,凝胶在HCl 中可
自修复水凝胶模仿生物体损伤愈合的原理,自行发现裂纹并通过一定机理自行愈合,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需求的高分子智能材料.Diels–Alder(DA)点击反应作为一种温度响应的可逆动态共价化学反应,因其反应条件温和,高效、高选择性、高得率等优点,在水凝胶合成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纤维素作为自然界最丰富天然生物质多糖,具有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易于加工处理、可持续再生等特点,而纳米纤维素因其
最近不同的实验小组相继报道了聚合物薄膜样品在结晶时会产生非扭转的周期性环带结构,该结构起源于片晶厚度方向上的周期性变化,而非在传统本体样品中由于片晶协同扭转而造成的。我们类比生物系统中的“捕食-被捕食”模型,即将高分子熔体视为被捕食者,而将片晶生长前沿视为捕食者,建立起一组偏微分方程。对于高分子熔体部分,其遵从经典的反应扩散方程,而对于捕食者则遵循连续性方程,并且我们引入了“源项”来考虑片晶的繁殖
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是最受欢迎的聚合物铁电材料之一,其结晶行为直接决定材料的最终铁电性能.P(VDF-TrFE)熔融重结晶后一般形成分子链垂直于基底的flat-on 片晶,没有铁电性能.本文将通过基底调控来控制该聚合物的熔融重结晶行为进而提高铁电性能,拓宽器件加工温度窗口.实验结果表明,熔融重结晶后的样品在硅和金基底上均生成flat-on 片晶,没有铁电性.而在单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