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氏菌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 :2012年中华医学会全国临床微生物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30f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氏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Ib-cr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7年腹泻患者大便标本分离出的722例福氏志贺氏菌,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出78例萘啶酸耐药的野生株,然后测定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的qnrA、qnrB、qnrS、qepA、aac(6’)-Ib-cr的耐药基因.结果:722例福氏志贺氏菌中,对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阳性78株,占10.80%.男性52例,女性26例,男女比为2∶1,年龄分布老年组偏低.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氏菌呈上升趋势,以F2a最为常见占47.43%,其次为F4、F2b.PCR扩增后检测出携带qnrB 3株均为qnrB6型.qnrS 6株为qnrS1型.aac(6’)-Ib-cr共检测出4株,qnrA、qepA未检出.其中3株同时携带qnrB、aac(6’)-Ib-cr.结论:耐药基因介导喹诺酮类耐药性在福氏志贺氏菌临床分离株中存在,应加强对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监测.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为临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PCR检测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的qnrA、qnrB、qnrS和aac(6’)-Ib-cr质粒介导耐药基因,将耐药基因的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以对qnrA、qnrB和qnrS阳性结果进行确认,并通过将aac(6’)-Ib序列与Genbank登记序列比对以确定aac(6,)-I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液感染中大肠埃希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基因型的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分离自肝病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大肠埃希氏菌,VITEK-Ⅱ鉴定细菌, K-B药敏试验检测细菌的药敏,多重PCR、PCR、测序及序列比对检测CTX-M基因型。结果:共收集123株大肠埃希氏菌,耐药菌株中共有62株产CTX-M型ESBLS, CTX-M-1群31株,CTX-M-9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不动杆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间从医院分离的216株不动杆菌的流行情况及MIC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动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最多,占79.17%;在科室分布中,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率最高,占54.17%;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占58.02%,其次是血液和腹水为主;该菌对多粘菌素B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
目的:了解本地区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0年来医院就诊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8307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4378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2.7%.4378例支原体阳性病例中单纯Uu感染的有3357例(40.4%),单纯Mh感染的有145例(1.7%),Uu和Mh混合感染的有876例(10.5%).多发年龄为20-
目的:通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鉴定分析该菌在医院的临床分布特征.方法:自2009年以来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中用分离鉴定的方法检出不动杆菌96株.结果:96株不动杆菌中检出4种不同菌种,其中鲍曼不动杆菌77株;醋酸钙不动杆菌13株;洛菲不动杆菌5株;琼氏不动杆菌1株.7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来源于呼吸系统39株;泌尿系统13株;创面分泌物12株;腹腔穿刺液9株;少量来源于胰腺引流液和脑脊液.结论:临床上不动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能够与被感染细胞中的许多蛋白相互结合,并以此影响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NS1蛋白由约230个氨基酸构成,其中C-端的最末4个氨基酸构成了PDZ结合基序.突触后密度蛋白(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存在于神经元,SH-SY-5Y等细胞中,具有3个PDZ结构域.本文假设NS1能够与PSD-95结合,那么其相互作用就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判断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GN)感染及革兰阳性菌(G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诊断为脓毒症的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比较GN感染患儿及GP感染患儿PCT水平,根据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性能.结果:共83例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GN感染者住院时间较GP感染者短、PCT水平较GP感染者高,PCT区分GN及GP
目的:了解和探讨医院2009~2011年分离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治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289株CNS,并对药敏结果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临床标本共分离出CNS 289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为61.9%.所有CNS对万古霉素敏感.除万古霉素、左氧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PCR法(real-time PCR,rt-PCR)直接快速检测鼻咽拭子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0年12月-2011年4月间卫生部北京医院3个重症监护室、血液层流室及呼吸科病房的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的鼻部和咽部拭子,使用实时荧光PCR法直接检测拭子标
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浓度测定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方法:选取医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高危因素的494例肝病患者的血清678份,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he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