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经穴与非经非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2009年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针刺经穴与非经非穴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差异。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经穴组或非经非穴组,根据患者头痛日记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0.5、1、2和4小时VAS评分的变化。 结果:针刺治疗后0.5和1小时,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疗效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2和4小时,其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此外针刺经穴与针刺非经非穴相比在缓解疼痛、预防复发或加重以及总体疗效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1)。 结论:针刺经穴比针刺非经非穴减轻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头痛更有效,研究表明经穴与非经非穴在效应特异性上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本报告介绍在制药过程装备现代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过程装备系统集成与产品质量优化控制。针对大多数制药过程批处理加工过程的特征,为满足动态特性和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过程系统集成方法。结合硬件、软件集成环境的建设,在小型工厂实验装置(Mini-plant)中实施过程状态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策略。已将该方法应用于紫杉醇微颗粒制备,β-蒿甲醚结晶提纯,及尼泊金酯合成制备过程开发中。在制药
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技术是集萃取、重渗漉、动态和逆流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中药提取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药材与溶剂之间有效成分的浓度差,逐级将有效成分溶出扩散至起始浓度较低的提取溶剂中,达到最大限度转移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目的。将可控式动态罐组逆流机组应用于丹参、三七和虎杖等中药材的提取,结果表明可控式动态罐组逆流机组用于中药材提取,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溶剂、提取效率高和能耗低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节能提取
目的:由于参与细胞的生存、抑制凋亡、迁移和管腔形成过程,1-磷酸鞘氨醇(S1P)/Akt/ERK信号通路被认为同缺血的发生及治疗密切相关.本实验研究S1P/Akt/ERK信号通路在麦冬多糖MDG-1抗心肌缺血作用中的角色,以阐明MDG-1抗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梗塞)实验和模拟缺血过程的OGD(氧气和糖剥夺)条件,研究MDG-1的细胞保护作用;用划痕迁移实验,
目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作用机理探讨是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的关键.但中药多成分效应和多靶点作用特点,使中药这一复杂体系在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仍处于初步认识阶段.目前的中药药理活性物质筛选依然以天然化学分离、药物单靶点筛选跟踪为主,这种寻求对特定作用靶点为目标的化学单体新药发现思路不能反映中药具有在整体水平上对机体功能进行综合调节的特点.因此,结合中药提取、提纯有效成分的研究,将传统中药学“整体观”
EVn50是来自于传统中药黄荆子,经分离纯化得到的以芳基二氢萘类木脂素为主要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有效部位,已有研究表明EVn50及其中的代表性木脂素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即对EVnS0中的一个代表性木脂素vitedoin A进行大鼠体内生物转化研究,运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得到两个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与传统的木脂素如亚麻籽木脂素SDG不同的是,vitedoin A在体内并非通过代
目的:对20(S)-原人参二醇进行结构修饰,合成其氨基酸衍生物。方法: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为催化剂,将20(S)-原人参二醇与叔丁氧羰基保护的多种氨基酸进行反应,合成不同的20(S)-原人参二醇的氨基酸衍生物。结果:得到20(S)-原人参二醇的氨基酸衍生物14个,其结构通过1H-NMR、13C-NMR进行确证,发现了20(S)-原人参二醇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规律。结论:本合成方法工艺简单易行,操作
雷公藤内酯醇既是雷公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又是毒性成分,另一个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雷公藤氯内酯醇也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但毒性较雷公藤内酯醇低,而且两个活性化合物之间存在化学关联.本文通过用含氯离子的溶液体系炮制雷公藤,使药物中的雷公藤内酯醇转化为雷公藤氯内酯醇,并且对用新方法炮制的雷公藤进行了药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处理的雷公藤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目的.
目的:观察与急性胃粘膜损伤相关的体表伊丈思蓝(EB)渗出点的动态分布,并和大鼠穴位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其分布相关性,为疾病状态下穴位的敏化的动态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e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口服稀盐酸组(n=50),口服生理盐水组(n=10)。采用空腹口服稀盐酸造成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在观察当天尾静脉注射Evans Blue,分别观察造模当天(口服稀盐酸5小时后)
目的:探讨电针大鼠胃经穴后的血清对胃黏膜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免疫组化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利用链霉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胃黏膜细胞,分别用PD153035和100ml/L血清孵育胃黏膜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ERK的表达。结果:胃经组和胆经组胃黏膜细胞ERK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1);胃经组胃黏膜细胞ERK的表达与胆经组比较显著增强(P<0.01);胃经+PD1
目的:科学评价针刺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康复训练综合方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320例患者分为针刺+活血化瘀中药(采用香丹注射液,下同)慷复训练组、针刺+康复训练组、活血化瘀中药+康复训练组、单纯康复训练组,各组按1:1:1:1的比例.以发病后3个月死亡/残障率作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价,对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分析).结果:四组的发病后3个月死亡/残障率分别为:针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