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法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断流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亚群的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手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ASA Ⅰ~Ⅱ级,Child-pugh分级A~B级,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麻醉前30 min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肌注,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芬太尼2 μg/kg,同时S组给予8%七氟醚(02流量8L/min)吸入,P组给予异丙酚快速诱导气管插管.S组持续吸入2~4%浓度的七氟醚,P组持续输注异丙酚3~6mg· kg-1·h-1至手术结束,同时两组均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0.3μ g·kg-1·min-1、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06~0.12 mg· kg-1·h-1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a)、插管时(Tb)、切皮时(Tc)、开腹时(Td)及术毕拔管时(Te)5个时点的生命体征,分别于麻醉前30 min (T0)、手术结束时(T1)及术后1天(T2)采静脉血2ml,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CD4+%和CD8+%,计算CD4+/CD8+比值.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CD4+%、CD4+/CD8+比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CD4+%、CD4+/CD8+值与麻醉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术后1天S组已恢复,但P组仍然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与S组相比,P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术后1天CD4+%、CD4+/CD8+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在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断流术中及术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异丙酚静脉全麻对免疫细胞产生较持久的抑制,七氟醚吸入麻醉对T淋巴细胞轻微抑制,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祛风药对大鼠肝纤维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与模型组(72只)。模型组用5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12周,8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祛风药组(防风、羌活、白芷)、下瘀血汤组、秋水仙碱组、病理模型组,继续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关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变化和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病理模型组比较,光镜
会议
目的:研究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生化应答的基线因素,据此建立预测模型.对象与方法:收集在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住院及门诊随诊的PBC患者,记录患者确诊时的人口统计学指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分期等指标,并随访记录患者治疗1年后的生化指标.根据巴黎Ⅰ标准进行分组.结
目的:观察苦参碱治疗不同中医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湿热组有19例(79.17%)好转,非湿热组有12例(38.71%)好转,湿热组的好转率优于非湿热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氨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序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lear (acid) analogues,NA]对NA单药治疗后达完全病毒学应答、但肝纤维化指标仍然改善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0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CHB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NA初治至少2年,病毒学指标均达到完全应答个月以上,但肝纤维化指标仍然改善不佳.以1:1比例将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该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诱因以及疾病分期资料,并对比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化指标.结果: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诱因中,感染占比最大,为36.00%,Ⅰ~Ⅳ期的患者在诱因、门脉高压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Ⅳ期患者的血氮水平显著高于其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肝肽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肝硬化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还原型谷胱肝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目的:扶正化瘀胶囊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中成药.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和体外研究,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免疫学可能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回顾性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资料(>1年),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33例(单独服用抗病毒药物)和扶正化瘀组(FZHY组)30例(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服用扶正化瘀胶囊)以及正常组(Normal组)20例,依据治疗期间FibroScan值LSM、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等剂量组.秋水仙碱组[0.11mg/(kg·d)]、鳖甲煎丸高剂量组[2.2g/(kg·d)]及鳖甲煎丸等剂量组[1.1g/(kg·d)],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共6周.采用比色法检测ALT、AST,HE染色
目的:探讨肝脏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定量分析肝纤维化的能力,同时分析其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MR DWI(b值=500)检查回顾性分析55例肝纤维化患者资料,以肝穿刺病理为金标准,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 Ⅲ和Ⅳ-C,测量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下肝脏ADC值、脾脏ADC值,并计算标准化肝脏ADC值.分析肝纤维化分期与标准化肝脏ADC值之间的相关性,比较肝纤维化各期标准化肝脏A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