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2010年11和2011年5月苏北浅滩海域2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苏北浅滩虾类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并结合该海域独特的沙脊潮沟系统,探讨了地形特征和潮流
【机 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 处】
:
中国生态学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2010年11和2011年5月苏北浅滩海域2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苏北浅滩虾类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并结合该海域独特的沙脊潮沟系统,探讨了地形特征和潮流对虾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虾类15种.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的计算,得出该海域春季最主要的优势种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秋季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春季虾类重量和尾数密度均高于秋季,春季和秋季虾类重量密度分别为35.64 kg/km2和9.24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35.42×103 ind./km2和25.92×103 ind./km2.根据贡献率β值,虾类总密度变化与主要优势种虾类密度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平面分布规律也一致.苏北浅滩海域潮沟和沙脊相间的地形地貌特征,加之受东海前进波和黄海旋转波作用,形成潮流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向心辐聚作用.潮沟的流速大而沙脊的流速小,致使无论在春季还是秋季,形成虾类重量和尾数密度在潮沟内远大于沙脊上、在沙脊与潮间带浅滩之间的深槽处略高于沙脊处的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在只有套管井补偿中子和中子寿命测井资料情况下无法区分气层与致密钙层以及无法求取气层孔隙度的难题,提高套管井浅层气层解释符合率和储量计算的准确度,提出了利
针对火山岩气藏岩性复杂、相变快、流体响应弱等测井评价难点,以松辽盆地松南气田火山岩气藏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测井、测试、分析化验、录井等资料,以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页岩气地质储量和分布情况,页岩气地层性质以及页岩气的主要赋存形式,哈里伯顿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历史、目前在全球页岩气市场服务的规模、主要提供的现
本文分析了水力裂缝的几何结构,对微地震的水力压裂增产措施进行了评价,介绍了油藏的监测管理及远井微地震作业情况。
以Wilson相模式划分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川东北地区钻井岩心与电成像图像对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相进行研究。根据岩心提供的岩性、层理类型,砾石颗粒大小及纵向变化、内部结构
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日臻成熟,使油气预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测井分析家和岩石物理学家的传统学术领域已经逐渐成为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学术领域的一部分,但这些“新用户
射孔作为完井技术的主要环节,已经在油气资源的发现上、在提高低渗透储量的采收率上、在难采储量的动用程度上、在新旧井的增产水平上,在降低成本增强效益上都发挥了积极的
正交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XMAC-Ⅱ)采集的全波列测井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地层信息,对其进行有效的提取并分析研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地层时差,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石力学评价成
渤海油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渤海湾盆地的海域部分,主要油气发现于新生代砂岩储层中,沉积环境以河流相、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储层岩性、物性变化大,地层水矿化度低且在纵向及横向
为了提升生产测井地面系统水平,提高标准化程度,研制了新一代生产测井数据采集平台。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智能化可扩展仪器接口,配接仪器方便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超越”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