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诱导下堰塞体溃决冲刷过程模拟方法

来源 :第八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堰塞湖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由于堰塞体土质松散,随着堰塞湖水位上涨,极易发生突然溃决,滔滔洪水奔涌而下,严重地危及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减轻堰塞湖的灾害,有必要在堰塞体突然溃决前采用开挖人工导流渠的措施,实现堰塞体的可控溃决。本文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以及宽级配推移质运动等相关理论,建立了人工诱导下堰塞体溃决冲刷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唐家山堰塞湖人工明渠的冲刷过程和下泄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的导流明渠冲刷发展过程、下泄流量过程、最大洪峰流量、库容水位下降过程等关键参数与实际结果符合良好。该方法为堰塞湖应急处理决策和堰塞体的可控溃决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火力发电厂在发电侧作为电力生产的源头,同时也是耗电的大户。厘清火力发电厂以机组为单位的主辅机电量消耗情况,构建发电侧火电厂的电量平衡系统,对降低厂用电量有实质性数据支撑作用。本文分析了电能量平衡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和开发意义,对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详细介绍,解释了系统的软件实现框架。电能量平衡系统在发电侧的运用,有利于促使发电企业有序发电,给电网侧的合理调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提高了供电可靠率,尽
人工湿地是人工设计、建造的,且能够模拟自然湿地功能的生态系统,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使河道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实现对污水的生态化处理.文中着重介绍了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湿地的组成、湿地的类型和湿地的水力设计.人工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依靠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完成对污水的净
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专题研究成果,分析了河龙区间人类活动对减水减沙的贡献率,探讨了不同流域减沙效益与流域面积的尺度关系.结果表明:(1)河龙区间近期坡面措施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30.2%和54.5%;淤地坝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8.0%和27.8%;水利措施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46.3%和20.9%;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8%和-9.7%.坡面措施中梯田减水减
江苏省沿海平原沙土区地表沙土松软,土壤受扰动后,在强降水的情况下极易流失,成为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加,导致沿海地区的河道淤塞,灌排困难,农田日益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本文以华能启东风电场工程为例,在分析沿海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成因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和存在的水土流失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平原沙土区域的水土保持
2010年8月13日凌晨,清平乡境内短时间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进入干流绵远河泥石流总量达到480万m3,泥石流造成沿岸村庄、公路被淹没,桥梁毁坏,主河道行洪能力显著降低.本文对泥石流前(5.12地震后)、后主河道地形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5.12地震后松散堆积物补给充分条件下泥石流出沟口后的淤积分布特点.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泥石流前、后河道行洪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泥石流堆积体对干支流汇
水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内河航道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便利,内河航道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内河航道维护系统的主要应用技术,然后根据航道信息管理及航道维护方面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内河航道维护系统,将GIS操作、河床演变分析、航道管理、河流数值模拟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和统一,实现了对航道信息的查询、空间分析及管理,能够在GIS平台上模拟挖槽、桥梁、丁坝、护岸、河堤改线等涉水工程及航道整
水库、堤坝、河口闸门等水利工程在发挥其防洪、排涝、蓄水抗旱等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建筑物自身垮塌的潜在威胁.本文通过FLUENT商业CFD软件对苏州河河口下卧式闸门的垮塌问题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依据计算得到上游苏州河河水的水位、水流流速方向及流速大小的变化趋势数据,对闸门在垮塌情况对下游及周边造成的损害进行预测.
由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修建的跨河跨江大桥越来越多.本文对目前桥梁群桥前壅水的计算方法及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桥梁群壅水的影响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各种壅水计算方法.目前,对于桥梁群联合壅水的研究还是初步的,没有成熟的分析方法,联合壅水的程度也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当工程密度足够大时,联合影响较单个工程几乎会增大一个数量级。各参数对联合奎水幅度影响的深入研究仍然缺乏,所以,在规划桥梁工程时,需要针
基于赣江外洲站年径流量时间序列(1957-2008)和年输沙量时间序列(1966-2008),采用肯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有序聚类分析和秩和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对赣江水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趋势变化不明显,不存在显著跳跃点,当时间尺度为17时,存在以10~12年为周期的丰枯变化.年输沙量时间序列下降趋势明显,在1984年和1998年附近发生跳跃,周期性变化可分为两段,1966-
应用能量原理建立波浪作用下沿岸输沙率公式时,通常采用波浪的"载沙量"与沿岸流的乘积推导而得。对于一般的沙质海岸,由于岸滩坡度较陡(约为1/30),波浪破碎带较窄,破波带内潮流流速与破波产生的沿岸流相比较小,常可忽略。而对于细沙粉沙质海岸,岸滩坡度相对较缓(约为1/70~1/500),风暴潮期间,近岸波浪较大,破波水深较深,破波带较宽,近岸潮流流速也较大。因此,细沙粉沙质海岸风暴潮期间波浪和潮流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