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量表征能力与早期数学能力的关系--追踪研究的视角

来源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量表征能力是个体最基本的数认知能力,数量表征能力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对数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操作的过程。儿童数量表征能力与其后续的数学能力具有紧密的联系,深入探讨数量表征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关系机制,可以为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会议
本研究共设计了2 个实验研究与1 个问卷研究,探索青少年(高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与贿赂意图间的关系。实验1 探索状态性自我控制对受贿意图的影响,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均采用单因素2 水平(高自我控制vs 低自我控制)的组间设计。
手机依赖也被称为手机成瘾或是问题性手机使用,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以往研究表明,不仅父母手机依赖可以预测儿童手机成瘾,而且父母对儿童手机使用行为的干预及对儿童媒介使用的态度均会影响儿童的智能设备使用行为。
经验影响婴儿的面孔知觉加工偏向(如面孔种族效应)和面孔社会性加工偏向(如选择性社会学习)。已有的婴儿研究发现,增加对他族面孔的接触经验能够有效的减少或逆转婴儿在面孔种族知觉加工的偏向反应,但是并不清楚他族面孔经验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婴儿在社会性加工上的偏向反应。
学前阶段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在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推动世界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之下,研究学前儿童创造力对支撑国家的创新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已有部分研究表明环境是影响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户外自然环境能给学前儿童提供一个具有丰富感受性的探索环境,尊重并释放儿童的好奇天性,但国内却少有研究涉及户外自然体验对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违反直觉的信息源于这些信息内容与人们日常所期望的一些信息或事件相悖,幼儿对反直觉事件的信念反映了其内部因果机制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指出个体在将其对特定领域的知识与新信息相协调时,逐渐建构概念的过程,而后,新构建的概念又会支持或约束随后的概念建构。
语言作为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个体其他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婴幼儿时期作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交互作用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受到生理成熟和语言环境的共同影响。
为了提高幼儿的食物安全意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在设计中加入了流行的卡通形象以吸引幼儿注意。但是,这种以卡通形象为主人公的公益广告,是否确实比传统真人讲解更能提高幼儿对陌生食物的警觉呢?对于这一问题,目前还缺少相关实证研究的证据。
随着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落地,生育数量是否影响孩子的智力和成就逐渐受到关注。先前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工作记忆强于非独生子女,并有更高水平的学业成就。有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有着先天的生育优势,带来更高的智力和成就;也有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得益于父母倾注了更多的情感和物质资源。
小学阶段所获得的学业成就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学业成就会对学生的学校适应产生极大的影响。好成绩会促进学生的学校投入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