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生命质量前瞻性调查研究

来源 :全国肿瘤病因学和肿瘤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生命质量差异,分析各期别宫颈病变在不同治疗阶段生命质量变化趋势.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我们在成都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纳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英国效用值换算表计算EQ-5D健康描述系统分数.结果:我们在6个月内共计追踪调查194名宫颈癌患者,其中包括78名癌前病变患者、85名早期癌(FIGO Ⅰa、Ⅰb和Ⅱa)患者,以及31名晚期癌(FIGO Ⅱb+)患者.患者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为41.39±9.55岁(均数±标准差).EQ-5D分数在不同期别病变患者(F=33.94,P<0.001)和四个调查时点(F=23.41,P<0.001)总体上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后各时点,不同期别病变组两两比较显示EQ-5D分数随着病变期别增加而升高(所有P<0.01).同时,癌前病变患者EQ-5D分数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P<0.001);早期癌患者EQ-5D分数会在治疗后第1个月内显著下降(P=0.01),随后出现持续升高,且在第6个月会高于治疗前水平(P<0.001);晚期癌患者EQ-5D分数变化趋势与早期癌相似(P=0.004),但在治疗6个月后仍然低于治疗前水平(0.84±0.19和0.86±0.11,P=0.62).各期别宫颈病变组中,40岁及以下患者与40岁以上患者EQ-5D分数在治疗期间存在相似趋势.对于晚期宫颈癌,40岁以上患者EQ-5D分数治疗后恢复更快,且在治疗6个月后与年轻患者相比会达到更高水平(P=0.032).当比较EQ-5D分数与视觉模拟评分(简称VAS,分析时使用VAS/100)时,我们发现患者治疗期间二者存在相似变化趋势,同时不同时点二者存在统计学相关性(四时点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8、0.66、0.58、0.51;所有P<0.001).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患者生命质量与晚期癌相比明显更好.癌前病变患者生命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持续改善;而宫颈癌患者会在治疗初期会出现短暂下降,同时年轻患者生命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改善比较缓慢.我们的研究提示宫颈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对于宫颈癌治疗初期患者及年轻宫颈癌患者,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质量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患者焦虑和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
其他文献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neoplasms and ranks as the sixth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worldwide.To date, 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 (EDHB), a pr
目的:检测microRNA-205在乳腺细胞株与乳腺疾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筛选microRNA-205可能调控的基因.方法:12个乳腺细胞株,包括正常与低度恶性的MCF10A、MCF12A、BT474、MCF7、MDA-MB-468、SK-BR3、T-47D、ZR-75-1以及高度恶性的BT549、HS578T、MDA-MB-231、SUM159PT进行miRNA表达谱生物芯片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的
会议
Objectives: Although many pathways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pure ultraviolet A (UVA) or ultraviolet B (UVB) irradiation, the signaling pathways induced by SUV (i.e., sunlight) are not understood well e
会议
目的:雄激素及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表观遗传学改变如组蛋白甲基化参与了雄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表达并与疾病的预后相关.本实验研究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组蛋白H3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表观遗传学的层面探讨前列腺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用EGF和合成前列腺素R1881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用特异性的组蛋白H3K4 me1,H3K4me2和H3K
目的:DNA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尽管胃癌的甲基化组变化已有报道,然而目前却少有研究对组学所得出的差异进行一一验证分析.本研究拟在甲基化组学结果的基础上,大规模验证筛选出的与胃癌发生和转移相关的甲基化差异基因.方法和结果:利用Aglient甲基化芯片分析4对转移和4对非转移的胃癌组织及其切缘组织的甲基化组,发现同切缘组织相比,胃癌组织的启动子区和第一外显子区以低甲基化为主(启动子区:2
会议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与胃黏膜组织异常DNA甲基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DNA甲基化状态与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相关,但与H.pylori感染及胃黏膜组织异常甲基化是否相关尚不清楚.目的:在全基因组范围比较H.pylori根除前、后胃黏膜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DNA甲基化水平,分析H.pylori感染与外周血DNA甲基化以及外周血与胃黏膜组织DNA甲
会议
目的: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必要条件,同时也与多种上皮来源肿瘤密切相关.HPV感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关联研究结论争议较大.河南安阳农村地区为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主要病因迄今尚不明确.本课题组前期开展的DNA水平与血清学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均提示,高危型HPV感染,尤其是HPV-16型感染与该高发区食管癌存在较强关联.方法:2006-2009年,本课题组以河南安阳食管癌高发区为研究现场,选取安阳
会议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预后和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 374例子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因子宫颈癌死亡1 603例,其中1,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7%、60%和48%,中位生存时间为175.3个月.年龄<50岁、未绝经、经产道分娩次数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浆中的氨基酸进行检测,初步筛选潜在的食管癌代谢标志物,探讨这些差异性代谢标志物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1例食管鳞癌患者与60例健康人的血浆标本.采用HPLC技术对血浆中游离氨基酸轮廓进行检测,结合氨基酸标准品的定性定量分析,运用两样本t
目的:评价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诊断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 ISA法检测3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31例其他泌尿系疾病患者及29例正常人的尿FDP含量,并同时测定尿肌酐(Cr),计算FDP/Cr比值.比较各组人群尿FDP和尿FDP/Cr比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肿瘤分期、分级尿FDP和尿FDP/Cr之间的差异.结果:膀胱癌组尿FDP含量(442.67±237.95μg/L)、F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