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厦门西港推测断裂(F8)、排头-嵩屿断裂(F10)是厦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跨海段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探明场区内隐伏的地层界限、基岩界面、划分风化带、圈定隐伏断裂、构造破碎带
【机 构】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00
【出 处】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西港推测断裂(F8)、排头-嵩屿断裂(F10)是厦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跨海段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探明场区内隐伏的地层界限、基岩界面、划分风化带、圈定隐伏断裂、构造破碎带等以及钻孔间及外延段地质情况,尝试利用水域多道地震反射法对跨海段三个方案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地震剖面上比对和识别地震波组特征,分划出覆盖层、风化带及断层破碎带,利用地质钻孔进行验证,实测结果表明:水域多道地震反射法提供的地震地层层序与钻探地质分层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物探解释深度与钻孔揭示深度的平均差别1.0~2.0m,直观显示基岩面的埋深形态、起伏信息,提供了F8断裂、F10断裂的空间分布和深度,勘察资料为隧道的选线和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地质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故宫城墙的结构特点,以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简述了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故宫城墙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通过对故宫城墙全面"体检",分析城墙雷达剖面,得出了城墙内部存
为解决当前城市道路地下病害快速而有效的探测,尝试将浅层瞬变电磁法引入到城市道路地下病害检测工作中.本文首先阐述了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浅层瞬变电磁仪及其工作
地震活断层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时特别是大城市内沿断层线的人员伤亡和破坏最为严重.文中简要地介绍了世界有关国家及我国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与研究的情况;重点介
地震散射是在地震反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以非均匀地质模型为基础,除了提供地质界面偏移成像之外,还提供地层的波速图像,而后者对于了解岩土介质的力学属性更有意义.
在本文通过对某石油管线隧道应用地震折射波层析成像法和高密度电法进行勘察的工程实例,简单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资料处理流程,并详细分析了两种方法在该实例中的应
瞬变电磁法较多应用在中深部资源、矿产勘探中,在近地表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中瞬变电磁法应用较少.为拓宽该方法的应用领域,通过在温江实验场地与高密度一致性对比试验和拉马
将CSAMT方法应用到铁路隧道勘察中,首先根据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设计最合理的观测系统,在不影响发射信号强度及信号有效覆盖区域的前提下,尽量避免近场效应的影响.对原始
本文以岭脚隧道为例,探讨埋深在二、三百米的隧道的地面探查和隧道中做地质预报相结合,分析隧道涌泥、涌水的地质原因的物探技术和工作。岭脚隧道掌子面突然涌泥达数万方,原有
总体描述了徐州铜山路地铁站的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的勘探原理以及现场工作方法.利用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联合探测,给出了铜山路站
在水域条件下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查明场区内基岩起伏形态,隐伏断层走向及发育规模,一般的物探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以天然气管网江津段长江穿越工程为例,应用瞬变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