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基地规范化培养下医学生临床教学的思考研究

来源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二次理事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于2010年首次推行医学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培训制度,此项制度的推行,给应届医学毕业生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医学生毕业后要成为一名医师,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正真胜任,因此,在此项新政策下,要使医学毕业生顺利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培训,学校和临床医学院必须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以加深医学生临床理论和技能根基为抓手,巩固和应用临床知识为手段,提高学生临床综合实力为目的,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培训提供一些帮助。
其他文献
笔者所在的科室近两年就短期涉外针灸临床学习班,采用了“熟悉经穴、熟悉操作、加强联络”(简称两熟一联)的教学方法,进行针灸教学和临床带教。针对我科室泰国学生短时间毕业实习中的问题,贯彻使用“两熟一联”法进行分析解决的初步探讨。
目的:通过在中医肿瘤科开展肿瘤疾病与中医治疗结合经典学习的临床带教方式,培养实习生应用中医经典理论的能力.方法:以肿瘤常见病症为课程实验对象,应用中医经典与临床病例结合的教学形式与常规内科学带教两种方式,将两种教学法的考试结果及问卷调查作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教学方法共实施9次,每组参加学生人数4-6人.统计结果发现两组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果表明,多数学生认为在临床学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下,如何发展传统的中医骨伤专业,培养高端层次骨伤人才始终是中医人亟待深思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思维的建立是改革中医骨伤本科生培养模式的主要两个有机结合面:传统的继承是应新环境、新经济发展要求下,对传统百家争鸣学术的继承和中医骨伤知识的夯实,为创新奠定基础;而创新思维的建立是在一定思想的高度上,对传统骨伤领域的新探索发现.故为改进培养模式,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解决骨伤教学中科
中医脑病所指具有整体性和外延性,它不仅包括西医神经科学的内容,还包括部分精神病学的内容.因且其较其他内科相对独立,临床学习有一定难度.学好这门学科,需要掌握中医学、脑病学和西医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需要注意中西医思维的异同点、中医内科学习思维的转变,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等.基于上述基础的夯实和临床的实践总结,脑病科的临床实习带教才能圆满完成.
中医骨伤科基本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化、定量化、参数化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就目前而言,模拟教学,能大大提高中医基本临床技能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中医骨伤科基本临床技能教学中应大力推广模拟教学,同时开展模拟教学相关研究,尽早建立完善、规范、统一的模拟教学方式。其应用范围可进一步扩大,如在专科诊断及专病诊断、护理等领域。其作用更应发挥于技能训练、岗前培训、技能考核、学术研究等方面。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教学机
现代社会,随着生物技术以及医学研究的进步,神经科学作为生命科学一个主要的分支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神经内科基础知识,内容多、范围广.临床神经病学是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的临床专门学科,教学内容多、抽象而不容易理解.现有的教学模式使临床的实习学生缺乏知识系统整合能力,缺乏临床思辨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临床与基础教学明显脱节.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多数具有不典型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龙华、岳阳、市中医等医院,在国内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传统.利用此优势,曙光临床医学院影像教研室在国内最早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教学实践活动,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这些年来,教研室的人员虽有调动及外出学习,但中西医结合的教学实践并未终止,而且内容、范围都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回顾这十多年来,我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的教研室增多了,
中医妇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其临床实践教学时是医学生从课堂学习进入临床实践的重要连接,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应用多媒体结合模拟教具,全方位模拟临床真实情景,对中医妇科实习学生进行案例式教学,同时采用Mini-CEX、理论考核、学生自我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法对临床教学效果和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进行评价,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院校妇科教学质量,开展教学评价方法改
现代中医教育认为,大力培养临床中医学生科研能力是符合中医药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学校"研究教学型、特色型和外向型"的办学定位,也是附属中医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对中医学七年制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根据学生成长轨迹及学习规律特点,设计构建了符合七年制学生"理论授课-临床轮转-毕业课题设计"三阶段、序贯式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组建了一支以"科研设计、医学统计、实
目的:对目前我校诊断学理论授课阶段的考核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其在测评学生认知水平方面的价值,评价其与本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与思维能力)的一致性.方法:对我校2008级中医学七年制学生进行连续三年(2011.9~2014.8)的追踪分析,对其在理论课阶段书面考核的试卷进行深入分析,观察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试卷难度及题型分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并同学生毕业时OSCE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