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和超声内镜检查术致食管穿孔的案例报告

来源 :首届全国食管外科并发症防治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和超声内镜检查术致食管穿孔的案例分析:内镜检查或内镜治疗造成的食管穿孔发病率很低,但由于经验不足和操作疏忽也时有发生。关于食管穿孔并发症,最好是预防,规范操作。食管穿孔治疗有两个原则:如果损伤穿透胸膜,造成气胸,应立即手术,切除食管,不得拖延。而损伤肌层未伤胸膜者,应保守治疗,置胃管于食管穿孔处上方,持续吸引,吸出气体和唾液。禁食、输液和抗生素治疗。因为穿孔区周围是软组织,具备完成创伤愈合的环境条件。
其他文献
目前,外科手术仍为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学各学科的发展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管癌外科治疗适应症进一步放宽,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食管癌病人多数就诊较晚,病史多在1-6个月,对手术的耐受力、对感染的预防能力下降,易出现并发症,为了尽可能的为手术创造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现,本文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进行介绍。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十分常见,但其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某院自1992年3月-2000年12月共收治376例食管癌病人,施行手术348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5例,其发生率为18.6%,本文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总结报告。
1993-2003年某院给1872例食管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本文现将有关围术期的心律失常处理进行介绍,提出了室上性心律失常、过缓性心律失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案。
肺动脉栓塞是开胸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5%。肺动脉栓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高致死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学变化相当复杂,一度使治疗十分困难。在食管癌术后并发肺动脉栓塞的诊治就更有其难度和特殊性,本文介绍了某院在2004年4月处理的2例食管癌术后肺栓塞的病例的治疗情况。
食管癌、肺癌由于肿瘤本身的特点,以及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容易并发较为严重的肺部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回顾分析了2000/1-2003/12某科择期食管癌、肺癌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6例,现报告如下:食管癌、肺癌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情重,治疗困难。笔者体会:对于有吸烟史特别术前仍大量吸烟者,人院后即给予雾化吸入、口服祛痰剂等治疗以利化痰;术后咳嗽功能较差的患者,及时、多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合理
1990年至2000年,某院收治48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行切除食管或贲门癌后,食管胃吻合术,术后发生膈疝五例,本文现对食管、贲门癌切除后发生膈疝五例进行分析研究。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并发膈疝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有很大的危险性。近年来改进膈肌裂孔重建方法在预防手术后膈疝发生有明显的效果,本文就其预防和治疗进行报告。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纤维食管镜的临床应用。对医源性食管穿孔所致的食管破裂的警觉性不断提高,早期发现并手术治疗的病例不断增多,但多数病例在食管破裂周围形成污染和感染达到相当程度时才能发现,食管造影明确后急诊手术,其结果死亡率仍然很高。近年来某院有2例食管破裂的病例,本文治疗效果进行介绍。
吻合口主动脉瘘是食管及贲门癌切除术后引起致死性内出血或大呕血的极其严重并发症。自Maguire1947年首例报道以来,国内外陆续有零星报道。作者收集1990年以远的国内外部分文献记载共58例。某院近17年来共发生5例,本文结合文献进行报告。
1995年1月-2004年5月,我院行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共计86例,术后由切口感染致胸腔感染吻合口主动脉瘘一例报告如下:吻合口主动脉疾是食管、贲门癌术后较少见,但却是最致命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0.2%-2.4%。发生的原因一般多见于:①吻合口组织增生或胃食管吻合钉与主动脉搏动长期磨擦而致血管壁损伤与吻合口穿通。②因吻合口瘘胸腔感染波及主动脉演烂穿孔。③食管胃吻合时误缝主动脉壁,继发主动脉及吻合口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