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特性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耐磨材料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315157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以提高铸渗法复合材料耐磨性为目标,研究WC-CO预制体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条件下,WC-CO预制体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其相对耐磨性是高铬铸铁(Cr26)的25倍以上,是耐热钢(cr29Ni19)的9倍以上。较长时间的摩擦磨损过程中,复合材料/45#钢、高铬铸铁/45#钢、耐热钢/45#静钢的摩擦因数依次减小。表面复合材料耐磨损的主要原因是高硬度的预制体增强颗粒突出表面承受载荷和抗磨料磨损,保护基材高铬铸铁少无磨损,同时基材高铬铸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可有力支撑颗粒。此外表面复合材料因含有较多的异相陶瓷颗粒可明显减少粘着磨损。
其他文献
对硼含量低于2.5%和碳含量低于0.5%高硼铸钢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淬火,研究了不同淬火状态下高硼铸钢的抗三体静载磨料磨损能力,并与正火高铬铸铁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高硼铸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其抗磨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高铬铸铁的水平。最后分析了高硼铸钢具有良好耐磨性的原因。
设计了系列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铸钢。正火热处理无碳化物耐磨铸钢的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组成,属于非典型贝氏体组织或无碳化物贝氏体或奥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淬火热处理组织由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属于马氏体-奥氏体复相组织。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铸钢正火或淬火后低温回火,材料具有高的强度,高的韧性,高的耐磨性,低碳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本文介绍了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耐磨材料组织
本文采用低碳设计,对比不同成分和冷却工艺对低碳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合金化结合控轧控冷工艺,保证低碳条件下低合金耐磨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轧后直接淬火得到板条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薄膜的复相组织,轧后控冷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二体磨粒磨损条件下,低碳低合金耐磨钢的磨损机制为显微切削型,板条马氏体+贝氏体组织的耐磨性优于粒状贝氏体组织。
带烘干仓的球磨机隔仓板既受烘干仓一侧.300℃高温磨料磨损,又受磨机一仓大钢球的侧,中击,工况条件十分严酷。需要隔仓板材料既耐热又耐磨又耐冲击。我们在研制低碳中铬合金钢zG25Cr7的基础上调整成分,通过加入一定量的镍改善钢的性能,提高淬透性、耐热耐腐蚀及抗冲击疲劳性能。调整铸造和热处理工艺,生产一批出口非洲赞比亚拉法基水泥厂Φ4.6×13米带烘干仓的原料磨的隔仓板,经过油淬加回火热处理后,冲击韧
本文在自制的三体腐蚀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合金元素对低铬铸铁在不同离子和浓度的铜矿矿矿石浆料中的腐蚀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浆料中的cu2+离子及SO42-离子浓度的提高,低铬铸铁的腐蚀磨损耐磨性降低,其磨损机理主要以磨料的显微切削为主,伴有腐蚀作用。由于低铬铸铁中添加Ni、cu及提高含硅量均降低其碳化物数量及其硬度,所以合金元素的加入及提高含硅量对改善低铬铸铁的腐蚀磨损效果不明显。
本文研究了倾斜板冷却体法制备出的过共晶高铬铸铁半固态胚料在重熔过程中保温温度对初生碳化物细化的影响规律。发现高的保温温度(1340℃),可以缩短细化时间,但是细化后的晶粒与低温长时间保温相比更粗大;还发现当保温温度相对较低(<1340℃)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扩散,越有利于碳化物细化,等轴化;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溶质原子的扩散逐渐充分,碳化物不断细化,保温15min时,细化阶段完成;1320℃、保温
本文通过变质系列锰钢的耐磨性与磨损冲击功、磨面硬度、磨面组织和磨损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奥氏体锰钢存在一个“最佳磨面硬度范围”和“适配冲击功范围”,在此两个范围内,材料具有高的耐磨性;提出了根据工况“优化制材,合理选材,恰当用材”的基本依据;系统总结了提高奥氏体锰钢的耐磨性的强韧化途径和方法,在低冲击功下应以强化为主,在高冲击功下应以韧化为主,在中等冲击功下应强化和韧化并重;以此为指导进
本文提出了CO2气保焊与喷涂方法相结合获得耐磨堆焊层的新方法。在低碳钢基体上,选用HO8Mn2Si焊丝,喷射高碳铬铁粉体.研究工艺参数变化对堆焊层成型及HRC影响规律,并研究Fe-Cr-Mn-Si-B-Ti系添加B,C对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采用SEM、TEM及金相分析堆焊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和喷射高碳铬铁,堆焊层成型和硬度受到工艺参数影响很大,其中送粉气流量为5L/min、送
该文以解决铸渗法复合材料致密和厚度等问题为目标,开发出普通砂型铸渗法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制备出WC-CO预制体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层内颗粒分布较均匀,基本没有气孔和夹杂等缺陷。通过调整工艺可使复合层厚度在5mm-15mm范围内变化。预制体增强颗粒在高铬铸铁液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熔化现象。凝固成形过程中,预制体增强颗粒与基材铁液之间发生了
在XP-5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MoSi2/SiC配对副在不同温度、载荷和滑动速度下的磨损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试样的磨损表面和相组织。结果表明:SiO2层形成对MOSi2的减摩和抗磨有着重要的作用。MoSi2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粘着、变形和研磨。在高温磨损过程中因表面严重氧化,SiC出现了特殊的磨损增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