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用水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来源 :第四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09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tiantian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些地域因素的制约,小城镇的用排水设施薄弱。了解小城镇的用排水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解决小城镇发展中面临的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南方有代表性的小城镇,分析了其人均日用水量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小城镇城区中,居民取水方式有三种:自来水、井水和河水。自来水入户且户内用水设施完善的,其人均最高日用水量在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可取180~250L/(人·d),经济发展一般地区为140~180L/(人·d),经济欠发达地区为80~110L/(人·d)。居民人均用水量与室内用水设施的完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用水量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动力学拟合分析显示,在一定的收入范围内,人均收入和人均用水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选用三次函数模型拟合人均收入和人均用水量是相对合适的。
其他文献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有效准确同时检测饮用水中痕量微囊藻毒素(MC-RR、YR、LR)的方法。当流动相中甲醇:0.05%TFA水溶液=60:4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38nm;进样量10μL时,所建立的藻毒紊标准曲线在0.1~2mg/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9。应用该方法检测了2009年夏季太湖和上海某水源水库原水,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和回收率可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
针对黄浦江和长江原水,通过臭氧化小试实验研究副产物溴酸根(BrO3-)的生成模型。结果表明,黄浦江原水中舍溴离子(Br-)较少,生成的BrO3-超标风险较低;而长江原水中Br-含量较高,为103.5μg/L;1.6mg/L初始溶解03、pH7.3、Br-100μg/L、25℃条件下,长江原水臭氧化30min后生成了15.2μg/LBrO3-,超过国家标准10μg/L(GB5749—2006)的限值
概述了以活性炭和膜过滤技术为核心的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工艺及净水效果,并介绍了以这两种工艺为基础的复合型家用净水器净水工艺。针对我国现今净水器发展状况讨论了净水器相关生产标准、管理办法,并对家用净水器发展方向做了简单展望。
根据上海市的城市特点及水资源管理特点,综合利用数据交换、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等技术,建立了城市水资源综合评价系统,实现了水资源数量及其丰枯形势、水资源质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指标的动态评价,为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配制含土臭素水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机联用测定土臭素,考察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强化混凝去除土臭素效能,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高锰酸钾与粉末炭最佳投加位置及投加量。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粉末炭强化聚铝混凝最佳组合方式为:粉末炭投量为30mg/L,投加点为聚合氯化铝之前30min,高锰酸钾在聚合氯化铝之前2min投加,投加量为1.0mg/L。该方案对土臭素去除率迭95.41%。并且浊度,
本文研究了松花江水中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对纳米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污染的影响。试验选用松花江哈尔滨段以及肇源段江水作为超滤的原水,进而将分离所得的亲水中性、亲水带电、疏水酸、及亲水巯水性能皆不显著的酸四种组分分别配制成与原水含量一致的水样作为改性膜超滤用水进行超滤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加入改善了PVDF超滤膜的亲水性,提高了其抗污染的能力。松花江水中的有机物对纳米改性膜污染能力从大到小为
本文综述了课题组在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有机物方面的研发进展。评价了非均相系列催化剂(MnOx、FeOOH、TiO2、CeO2、蜂窝陶瓷和炭)对臭氧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强化优势,展示了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特性和反应机理。介绍了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工艺对松花江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天然有机物的除污染特性,提出了研究工作展望。
介绍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h,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条件下,可使CODc,、BOD6、NH3-N、SS、TP等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标准(GB18918-2002)。
本文主要介绍了川中丘区浅层地下水生物慢滤工程的设计、工艺流程及净化机理,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对常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慢滤水处理系统对源水污染物各指标的去除率都在50%以上,而清水池中加臭氧处理后,污染物各指标去除率可迭60%以上,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该技术可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实用的水处理模式,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
本文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为工具,通过对钢材、铝合金和镁合金性能的对比,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镁合金资源消耗和能耗方面的优势明显,镁合金车轮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铝合金车轮和铜制车轮相比,前者的综合性能要好于后者。在影响评价中采用了半定量的评价方法。而在清单分析中,由于涉及面过于庞大,只着眼于主要污染物的分析,以高效的完成本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