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耳鸣SMART管理

来源 :世界中医药大会第四届夏季峰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就近年来华西听力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对慢性疾病耳鸣(tinnitus)的智慧化管理经验进行概述,以期为慢性疾病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和阐释华西听力近年来对耳鸣逐步形成的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SMART 管理模式。结果: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耳鸣的SMART 管理在促进医技团队协作、临床科研一体化、带动临床教学发展、促进患者防病意识、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和谐医患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结论: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耳鸣SMART 管理模式符合医学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具有独创性和预见性特征,可为当前中西医慢性疾病的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体质由先后天因素决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营养因素是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营养评价和营养评估,明确其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对体质特征形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从营养层面调理偏颇体质状态的前提与基础。营养干预是解决营养问题、改善营养状况的途径,明确问题、制定干预项目与计划、选择合理的干预方法、严格执行、有效监督是实现有效营养干预的基本要求。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有
目的:讨论自2008年王琦国医大师提出中医体质研究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的总体框架后,关于阳虚体质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查找、分析近9年的关于阳虚体质的研究文献,之后进行总结。结论:关于阳虚体质的中医体质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目的:麦冬和五味子均为传统中药,具有有养阴润肺,敛肺涩精之功。本研究前期发现二者联用可对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有改善作用,然而具体机制不明。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其二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的靶点,将其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调节生物学网络的作用机制进行挖掘,并且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对其中一条通路进行验证,考察信息学方法与实验验证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从TCMGeneDIT数据库系统
会议
血瘀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本文以“血”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为切入点,对血瘀质的主要体质特征、形成特点、血瘀体质对应“血”之生理功能及血瘀质的病理分型和血的濡养和滋润功能失常引起病变进行了叙述,其中包括血的濡养和滋润功能失常引起病变和血的化神作用失常引起病变。中医十分重视临床治疗,以与“血”的生理功能相关的代表方,以血府逐瘀汤、大黄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 年1 月到2017 年9 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0 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除常规妇科检查外,均由B 超确诊为子宫肌瘤。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 例,给予活血化瘀、散结消瘀给予汤加减汤剂灌肠治疗(宫瘤消灌肠方组成:荔枝核、橘核、莪术、浙贝母、昆布、海藻、穿山甲、桃仁、皂刺、牡蛎、鸡内金、猪苓、桂枝、元胡、制乳香、制没药等),1d2
老年性膝痛是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此病源于肾虚,督寒邪壅,肝肾两虚,筋脉失养所致。滞动针疗法通过动态施针帮助督脉阳气生发,激发脾胃后天之气,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气血充养筋脉而膝痛痊愈。
本文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和五运六气学说,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参照奇门遁甲式盘,创造性地整合分部细化的五运六气各要素,以及奇门遁甲天、地、人、神各要素,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天人合一的气数生命模型。这是对中医回归传统,以及中医标准化和精准化的有益探索,对《内经》研究,包括五运六气研究、病机研究、时间医学,以及中医的诊疗、疫病预防和治疗、养生、食疗、茶艺、药物及保健品开发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采用中药基质内层膏药和外层膏药,分两次蘸施在桑皮纸卷成的栓芯外壁,制成治疗鼻炎中空、通气、双层中药的缓释栓剂,鼻腔给药治疗鼻炎.,起到祛风宣肺,清热解表,抗敏除湿,凉肝利胆,开窍保脑,散结化痰,化腐生肌等治疗作用.鼻炎栓使用方便,不影响患者呼吸和鼻腔分泌物的正常排出.治疗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安全有效.
目的 探究中药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近况,观察该领域的热点讯息及主要研究方向。方法 使用GoPubMed 内置Statistics 工具搜集文献资料并展开计量分析。结果 整理文献43 篇,分析后得出20 个高频研究关键词、核心作者、顶级期刊及7 个国家(地区)研究区域分布情况。结论 近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度逐渐上升,多数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内,澳、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此项研究也保持了一定的关注度
由于胃腑娇嫩,加之其气与外界相通,故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皆能侵犯胃腑而致病,何故也?余通过相关中医文献之研习及临床体会,深析其理,认为最根本之原因,是因胃腑娇嫩(对胃之生理、病理特性之概括)所致也,故余首次提出胃为娇腑之名,作引玉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