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非物质文化的现代利用--以客家山歌的旅游开发为例

来源 :第六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累。在千年迁徙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交叠、认同、变迁、融合,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系统。其中,客家山歌在客家文化中很有代表性,是研究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活化石",非常有价值。但客家山歌又处于濒危状态,广东"梅州客家山歌"和江西客家地区的"兴国山歌"于2005年5月20日同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即是证明。本文主要以客家山歌的旅游开发为例,就客家非物质文化的现代利用展开了详尽的讨论,首先提出了客家山歌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然后说明了客家山歌文化放游开发的意义,最后指出了客家山歌文化旅游开发设想。
其他文献
  汉人不是台湾的原住民,台湾在近三百年来不断移入汉人居住以及自然增长,形成了今日台湾地区的人口结构。台湾原住民有一种说法是谓古代大陆越人移入,但是大部分的人类学家却
  南子为卫灵公夫人,孔子周游列国的生涯中理应拜会各国政要人士,"子见南子"见载于《论语·雍也》篇中所记‘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此次孔
  郭店楚简出土于1993年10月,共有简804枚,凡13000余字,其中《老子》简71枚,就简式不同,可分为三组,分别以甲编、乙编、丙编称之。《老子》简三编是就所需而节抄,故第一章、第三十
  元代初期,大量的南宋遗民经由结社、诗文往来等方式互砥互励、相倚相知,形成复杂的文人群体交流,同时也无形中创造出许多具有区域性特色的遗民团体。这一些团体以东南半壁最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代表作之一,记录至圣先师孔子之言行,其中所蕴涵的无限智慧,让中国历代文人传习不已。时至今日,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当中,仍深受其影响。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经济发展引导全球,与企业组织管理、领导策略相关的企管书籍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股风潮也吹到了东方社会,造成了冲击与影响,连带着促使我们开始从中国传统
  儒家精神讲求人格上的道德第一,面对春秋时期失序的社会,儒家的社会化即是德化,追求所谓的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使人能达到完人(the full man)的境界,其过程包括求真、
会议
  面对21世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之创建,它所启动的全球多元文化的对话和融通,必将不断强化,这也促使中国传统文化或"国学"研究与之对接,对典籍义理予以现代解释,从中
会议
  本文主要研究台湾地区第一部海陆客语纪录片《大正男》。首先分析了电影里的情感共鸣,然后简要介绍了影片,最后描述了从现代男到大正男的过程。
  文化的传播,渠道不一,而人群迁徙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尤其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任何一个民族,无论整体或部分从甲地迁到乙地,必然将其文化直接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