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的单音形容词重叠后缀初探

来源 :第三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l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吴语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后加的成分(在此一律叫作后缀)为对象,通过方言材料的内部比较分析来着重讨论这类后缀在形态和语法两方面的类型特征.这类后缀在语音上可归为七类:"叫、里、能、个、仔、尔、儿",而从语法上分为两类:副词后缀和结构助词,后者按其功能上的不同还可分为三类:的1;的1的2;的3.从来源上的关系来看,它们又可分为两类:功能分化和词汇替换.
其他文献
王小波to李银河情话:我和你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他们相识于1977年。那时候,王小波写的小说《绿毛水怪》的手抄本正在文艺青年中流传。李银河读完那本书后心中不由得激动不已,怎样的天才,才能写出那样的小说呢?没错,她一直觉得他是天才。  他们的相恋更为直接,在一个报社的会议上,王小波问李银河:“你有对象了么?”李银河摇头。他便问:“你看我怎么样?
本次语音调查主要是针对苏州方言韵母。笔者将发音人分为中年组和青年组。中年组共8人,年龄最小的42岁,最大的56岁。青年组共6人,年龄在23到25岁之间,发音人均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
本文拟以表中所列绍兴(Shaohsing)方言记音为研究素材,在归纳清末绍兴声韵体系的基础上,探讨自清末到现代绍兴方言语音演变的轨迹。介绍了清末绍兴音系和现代绍兴音系
会议
本文试图通过上海方言最新音变的实例证实音变双向扩散的普遍存在,并着重说明这种双向扩散的多源互动性,主要介绍了韵母o向u的合并情况,分析了文读和白读的进化的过程,并对中古咸
也许你会说:手机就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但是现在手机提供的服务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也不再小众,因为手机服务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的便捷,往往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手机服务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完成,省时省心。
笔者在《宁波方言词语考源》(之一)一文中,已对二十多个宁波方言词语作了考源。最近,在浏览明清白话小说、字书、戏曲等时,发现还有三十多个词语,似可看作宁波方言词语的较早
绍兴话"偐子"[cie tse?o]一词,指因缺乏生活经验或不明事理而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即蠢人。清范寅所著《越谚》收有大量反映绍兴地区语言风物的方言词语,也收入了该词。考证本字
《切韵》"寒an、覃Λm、谈am"三韵在现代各官话方言中常并成一个韵,都读an或(ae),即使是跟吴语关系密切的江淮官话例外也很少。这就像"曾梗"摄洪音混为一韵那样,可
会议
本文分析了现当代上海话词语内部的共时差异,指出至今还没有一部称得上标准的上海话语汇词典,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文章介绍了现当代上海话词语的基本面貌,对现当代上海
本文以吴语词中“虎”字属假而趣的穷尽性词例,结合非吴语同类词,来论证吴语及其他方言共有的隐实示虚设难求趣的造词方法,为求行文简便,不一一交代是同音同调、同音异调、近音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