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明确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Cheng et S.Y.Chang)Cheng et S.Y.Chang对光照的适应性,筛选合适的生长光照条件,本研究选择4个不同光照生境样地中的夏蜡梅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光照最强的样地中叶片厚度最大,而光照较弱的样地中叶片厚度较小,夏蜡梅叶片厚度与光照强度正相关;叶片厚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栅栏组织厚
【机 构】
: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临安311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Cheng et S.Y.Chang)Cheng et S.Y.Chang对光照的适应性,筛选合适的生长光照条件,本研究选择4个不同光照生境样地中的夏蜡梅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光照最强的样地中叶片厚度最大,而光照较弱的样地中叶片厚度较小,夏蜡梅叶片厚度与光照强度正相关;叶片厚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栅栏组织厚度的变化,上、下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不变.此外,维管组织厚度在强光下变大,而弱光下变小.从夏蜡梅叶片结构对光照的响应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其具有调节叶片结构提高光合利用率的能力;因此,在今后夏蜡梅的种群保护中,应加以一定的人工干预,营造适生生境.
其他文献
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在长三角地区栽培应用常有病虫害发生,多年的栽培实践和调查表明,大花萱草常见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绢病、炭疽病、叶枯病和叶斑病.其中锈病危害最为严重,一年内多次发生,5~6月和9~11月发病较重;炭疽病主要发生在5~8月的高温期;叶斑病主要发生在3~6月苗期;叶枯病主要发生在5、6月,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薹,白绢病主要发生在梅雨季节和高温潮湿的环境里.大
在北京地区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以6个抗寒性较强的矮型景天为材料,测定了其在外界自然降温过程中各种/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景天叶片各项指标的抗寒系数作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其抗寒性排序为:六棱景天>蓝云杉岩景天>垂盆草>福德格鲁特景天>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2年生盆栽圆齿野鸦椿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较强的正相关性(r=0.84),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中度的负相关性(r=0.74),说明气孔导度不是影响圆齿野鸦椿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对圆齿野鸦椿净光合速率影响的N、P、K主次顺序为N>K>P,最优组合为N2P2K2,即每盆每次施N0.92g+P2O50.12g+K2O0.60g时,圆齿野鸦椿
以杜梨(Pyrus betuliflora Bge.)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1处理(0,0.15%,0.30%,0.45%,0.60%)对苗木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细胞膜透性(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耐盐能力及耐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重,苗木生长出现胁迫症状,盐害指数逐渐增高,SOD与POD活性增强,MD
为了探讨大丽花高温胁迫及外源水杨酸作用的生理机制,以大丽花组培苗为供试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分析高温胁迫对大丽花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35℃/30℃(昼/夜)高温胁迫下,大丽花SOD活性持续增加,在胁迫第8d达到最大值;POD活性在胁迫初期几乎未受影响,到第12d时才显著上升;CAT活性虽然持续下降,但变化幅度较小.培养基中添加0.05mmol·L-1的SA可以促进
测定分析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发育进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动态变化,对生产实践中采集高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的凤丹种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山东菏泽产地凤丹白(P.ostiiFengdanbai)种子发育进程中4个时期的籽样为研究对象,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籽油,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法对其主要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个时期中饱和脂肪酸分别占57.
本研究选取了14个铁线莲观赏品种和7个野生种的扦插苗为材料,在高温(40℃)处理下,测定铁线莲属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质膜相对透性、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对它们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作为耐热性评价的指标,根据综合评价值,铁线莲耐热性可分为四个等级:耐热,区间范围为(0.50,1.00]、较耐热,区间范围为(0.25,0
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已被大量研究发现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广泛参与到动植物体内各种信号转导过程.本试验以万寿菊为材料研究了一氧化氮和过氧化氢诱导其外植体不定根形成中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和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变化.本试验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别用最适浓度PEG、PEG+硝普钠(SNP,NO供体)、PEG+H2O2及PEG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温度、光照及培养基组分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25℃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500lx和2000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光照强度.正交试验中,一定浓度的蔗糖、H3BO3及pH值均可显著影响蒿柳花粉萌发,3个因子最佳组合为蔗糖100g·L-1+H3BO3200mg·L-1+pH5.0,在光照强度为
采用3个不同的施肥处理:S1为硝酸钙(0.2mmol·L-1;S2为微生物菌肥(0.3%);S3为硝酸钙(0.2mmol·L-1)与微生物菌肥(0.3%)的复合肥料;S0为对照,进行Sorbonne和Siberia的施肥试验,探究微生物菌肥对百合叶烧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施加硝酸钙肥料时,加入微生物菌肥所形成的复合肥料对百合的生长及光合特性效果最为显著,表现为百合叶烧病指数有着显著降低,株